羅雪村繪
去年,嚴家炎先生的一套自選文集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在書的開篇,嚴家炎表明自己畢生奉行的信條時說出這樣一句話:“文學是癡情者的事業。”當時,他已81歲,對文學依舊矢志不渝,一片癡情,令人敬佩。
2014年8月,在中國現代文學館一間小小的會議室里,“嚴家炎先生藏書及文物捐贈儀式”舉行。他陸續將自己的近萬冊藏書和書房家具、名人字畫等捐贈給了中國現代文學館。他的夫人盧曉蓉說:“嚴先生視書如命,他寧可‘居無室’,也要把書奉為‘座上賓’。” 據說嚴家炎家有7個“頂天立地”的大書柜,還有幾個壁柜,加上地下儲物間,全都堆滿了書。盧曉蓉說,他們就像生活在書城書庫里一樣,吃飯只能在茶幾上。“他是個典型的書癡,每天手不釋卷,手不離筆,只有吃飯睡覺的時候才不得已地放下。”這真應了“癡情”二字了。嚴家炎讀書有邊讀邊做“眉批”的習慣,所捐這些書上若有眉批,無疑另有一種價值,因為后學晚輩可以清晰地看到老一輩學者是如何閱讀和研究的。
嚴家炎早慧,早年就讀于上海吳淞中學時,因酷愛文學,便與八九個同學一道組成文學小組,讀左翼文學,并相信要到群眾中去,向往火熱的斗爭生活。他違背家里的愿望,報考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先后參加過淮南淮北四期土改,有6年時間在革命實踐中鍛煉成長。1956年,嚴家炎得益于周總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考取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方向的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學成后留校任教,這一教就是近60年。直至今年,嚴家炎仍然是北京大學中文系資深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