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10月13日,加強通俗理論讀物編寫出版,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座談會在京舉行。與會者暢敘堅持用百姓視角、百姓語言回答百姓關心的問題進而推進理論大眾化的經驗體會,對新形勢下深入普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充滿了信心。
“十一五”期間,宣傳思想戰線致力科學理論的通俗化闡釋,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貼近群眾現實關切,回答熱點難點問題,倡導清新活潑文風,在群眾和科學理論之間架起了一座便捷的橋梁,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為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作出了積極貢獻。
不斷推出精品力作 今年夏天,《七個“怎么看”——理論熱點面對面·2010》擺上了許多地方書店的書架,今年的“理論熱點”又如約與讀者見面了。所不同的是,“面對面”這次只選取了七個問題,但更集中了,群眾最為關心。在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看來,今年的“理論熱點面對面”把一貫堅持的民生視角更加集中、充分地展示出來。它集中圍繞著就業難、看病難、教育公平、房價過高、分配不公等人們最關注的民生問題展開。十分鮮明的民生視角不僅對于闡述人們關心的各種熱點問題至關重要,對于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許多書店設立銷售專柜,出現讀者爭相購買、閱讀的“爆棚”場面。
經過多年努力,著眼于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宣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理論熱點面對面》已經成為通俗理論讀物的品牌,連同去年以來推出的《六個“為什么”》、《劃清“四個重大界限”學習讀本》,通俗理論讀物成為生動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精彩“連續劇”,適應干部群眾理論需求的豐富“家常菜”。它們緊密聯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緊密聯系干部群眾的思想實際,以鮮明的觀點、透徹的說理、通俗的闡釋,對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準確全面的回答,成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輔助材料,成為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效載體。
理論的大眾化離不開理論的通俗化。科學理論本身,既不神秘也非高不可攀,它來源于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從實踐中概括、提煉的理論要讓廣大干部群眾接受,就必須回到實際生活中,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的方式表達出來。中央領導同志對通俗理論讀物高度重視,廣大讀者的期望值也在逐年提高。《理論熱點面對面》年年出一本,年年有新內容,年年有新熱點聚焦、新情況分析、新政策解讀,實在不容易。
為了組織好通俗讀物編寫,中宣部理論局每年都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反復斟酌確定選題。“面對面”的問題,既是人們高度關注的熱點,也是難點。問題選得準不容易,回答得好讓人信服更不容易。組織者邀請專家學者、從事實際工作的領導和同志參加編寫,既保證了內容的準確性、權威性,也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學習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認真做好編輯工作,嚴把出版質量關,確保零差錯;形式也不斷作出調整,從小32開到大32開,再到B5國際開本;從純文字到有圖片、表格;從單色黑白到四色全彩印刷,這些變化創新,適應了內容需要,也贏得了讀者認可。回避癥結,隔靴搔癢,答非所問的文章沒人愿意讀。通俗理論讀物的可貴之處正在于力矯此弊,直面問題而不回避難點,擺事實、講道理,條分縷析,使人茅塞頓開。
宣傳思想戰線把為黨的理論武裝工作服務作為首要任務,以《理論熱點面對面》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通俗理論讀物接連面世,產生了積極影響并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形成一道亮麗風景線。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介紹,近三年來,各地出版單位組織出版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圖書已有3000多種,僅今年以來用通俗的文字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圖書就超過1500種,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干部群眾對理論的需求。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