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向榮,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學思踐悟】
2025年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鄭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議。這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之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性倡議,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大創新發展。
全球治理是國際社會各行為主體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行為的總和,善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目標。在當前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國際秩序遭遇嚴峻挑戰的背景下,全球治理倡議為解答構建什么樣的全球治理體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時代命題亮明了中國方案,是中國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舉措。全球治理倡議包含五大方面——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和注重行動導向,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清晰的中國路徑。
主權平等是全球治理的基礎。主權原則是聯合國憲章的基石。真正的全球善治須建立在所有國家,無論其規模大小和實力強弱,都能夠平等參與、平等決策、平等受益的基礎之上。這意味著全球事務的決策不是少數國家壟斷的權力,而是各國共商的權利。中國始終堅決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和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充分尊重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國際舞臺、多邊機構和全球性協商談判中,中國作為全球南方的當然一員,始終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致力于提升全球南方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支持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進行改革,增加全球南方國家的投票權和份額,使其治理結構更能反映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現實,推進全球發展議程;中國支持二十國集團在全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如此全球治理體系才能擁有更加堅實的合法性基礎,其決策才能贏得更加廣泛的認同與支持。
國際法治是全球治理的靈魂。《孟子》中“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理念,貫穿千年來中國治國理政的思想脈絡,也延伸至中國對于國際社會的規范的理解。全球治理必須在公認的國際法框架內進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已經成為國際法治的核心,是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作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規則體系和戰后國際秩序,主張各國應全面、完整、充分地遵守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確保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得到貫徹實施。各國應協力維護國際法的權威性和完整性,反對唯我獨尊、實力至上,反對少數國家壟斷國際立法進程,反對采取雙重標準或對國際法的選擇性適用,反對將少數國家制定的所謂“規則”強加給國際社會,反對借國際法之名行損害國際法治之實。中國是國際法治的倡導者和維護者,恪守國際條約義務,倡導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呼吁各國積極參與國際立法進程。唯有基于法治的全球治理體系,才能真正為各國提供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確保權利與義務的平衡,共同構建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多邊主義是全球治理的精神依托。在“地球村”時代,面對全球性問題,一國的單打獨斗沒有出路,小集團間的對抗更會帶來災難。包容性的多邊外交是應對全球性挑戰、實現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中國倡導并踐行基于真正多邊主義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中國主張,全球事務應由各國共同商量,集思廣益,使全球治理體系充分反映各國的意愿和利益。中國堅信,讓全球治理的成果公平地惠及所有參與方,實現多方共享,才能體現治理的價值。聯合國是二戰后國際體系的核心,也是多邊主義外交最重要的舞臺。中國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權威作用,支持聯合國根據新的形勢變化進行必要的改革,以增強其效率和應對新挑戰的能力。加強各國間的團結協作,匯聚全球的智慧與力量,才能助力世界破解治理赤字。
以人為本是全球治理需倡導的核心理念。人類福祉是全球治理的核心關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與完善,需要以增進人類福祉為主要目標。全球治理應保障各國人民共同參與治理的權利,共享治理的成果。這需要治理進程更加開放透明,回應全球公眾的關切。全球治理應致力于更有效地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在消除貧困、阻止戰亂、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全球治理體系應進一步支持全球南方國家加快發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彌合南北發展鴻溝。只有讓全球治理回歸以人為本,使其成果落實在各國民生改善與幸福感提升上,全球治理才能獲得持續不竭的前進動力和日益廣泛的民意支持。
行動導向是全球治理需堅守的重要原則。《論語》云,“言必信,行必果”。良好的全球治理愿景需要扎實的集體行動來實現。各主權國家、國際組織等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訴求,需要在一些重大的全球性議題上達成基本共識,并使之得以推進和落地實施,產生積極效果。中國強調全球治理的行動導向,倡導全球治理要致力于通過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解決全球面臨的緊迫問題,改善全球治理的滯后狀況,提升應對危機、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的效率和能力。全球治理需要充分調動各國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等多方資源和力量,加強國際社會不同領域、不同機制間的統籌協調,避免全球治理碎片化和不同政策之間的相互矛盾,形成向善的治理合力。中國致力于通過國際社會的務實合作,形成更多可視性成果,讓各國人民切實感受到全球治理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總之,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國際社會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和負責任大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源于對歷史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源于對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深刻認知,也源于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追求。中國愿與國際社會一道,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共同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與完善,邁向相互尊重、和衷共濟的人類共同繁榮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