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張劍:文學陸游還是文化陸游

    張劍2025年08月18日09:08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文學陸游還是文化陸游

    作者:張劍,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在中國文學史上,陸游被理所當然地視為偉大的文學家;但是在接受史上,陸游是僅僅作為文學家而存在的嗎?

    乾道元年(1165),陸游由鎮江通判改任隆興通判,船行長江,遇險幾溺,他的朋友韓元吉去信表示慰問,然而陸游卻回信說:“平生未行江也。葭葦之蒼茫,鳧雁之出沒,風月之清絕,山水之夷曠,疇昔嘗寓于詩而未盡其仿佛者,今幸遭之,必毋為我戚戚也。”(《送陸務觀序》)意思是昔日只在詩文中想象長江的風景,此次得以親身領略,這是幸事而非哀事啊!本來韓元吉認為陸游的才能上可輔助廟堂,下可治理一郡,但朝廷僅授其相當于地方副職的通判,實為屈才。現在看到陸游的回答,覺得其生死之際都能超然自得,對于官職的大小又豈會在意,不由衷心佩服其胸襟的不凡:“蓋其志尚不凡如此,吾猶為之戚戚而言,亦不知務觀者耶!”(《送陸務觀序》)

    這種不凡,說到底是一種道德修養的體現。歷代從這個角度接受陸游的大有人在,且不乏名流,不過昧于陸游的詩名而常被人忽視。如宋代的羅大經認為陸游“晚年和平粹美,有中原承平時氣象”(《鶴林玉露》)。元代的高明認為陸游“不以蒿萊廊廟異趣,而所貴者道”,進而為陸游應韓侘胄之請撰寫《南園記》辯誣:“《南園記》惟勉以忠獻事業,初無諛詞,庸何傷?夫放翁不受世俗哀,而直欲挽回唐虞氣象于三千載以上,又安肯自附權臣以求進耶?”(《題晨起詩卷》)明代文彭亦說:“放翁在當時,不以書名,而遒麗若此,真所謂人品既高,下筆自然不同者也。”(《題放翁帖》)清代曾國藩在日記中更將陸游與陶淵明、白居易、邵雍、蘇軾并列,舉為陶冶心胸的榜樣:

    放翁胸次廣大,蓋與陶淵明、白樂天、邵堯夫、蘇子瞻等同其曠逸。其于滅虜之意,養生之道,千言萬語,造次不離,真可謂有道之士。(咸豐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當求所謂樂者以自適,上而孔、顏之樂,次而周、程、邵、朱之樂,又次而陶、白、蘇、陸之樂。勉而企焉,以擴吾之襟抱,且憤且樂,以終吾身。(同治八年七月初九日)

    值得注意的是,形而上的道德與形而下的養生有時又能統一起來,心胸寬廣,不計榮辱,往往心安體適,得以長壽。特別是陸游享年八十六歲,更具有一種典范性和說服力,這也是陸游被后人不斷提及的一個重要原因。袁昶日記中就曾抄錄陸游《老學庵筆記》《齋居記事》中有關養生的知識,并對其長壽表示艷羨(參張劍《略論袁昶對陸游的評價和接受——兼談日記對接受史研究的啟發》)。

    除了道德品格,陸游的好學博學也常被后人贊頌。他自名其庵為“老學庵”,到老學習不倦,詩歌中的讀書詩就有數百首之多。在為友人所作的《萬卷樓記》里,陸游表述了這樣的學習觀念:“學必本于書,一卷之書,初視之,若甚約也;后先相參,彼此相稽,本末精粗,相為發明,其所關涉,已不勝其眾矣。一編一簡,有脫遺失次者,非考之于他書,則所承誤而不知。同字而異詁,同辭而異義,書有隸古,音有楚夏,非博極群書,則一卷之書,殆不可遽通,此學者所以貴夫博也。”陸游閱讀面廣泛,自云“兩眼欲讀天下書,力雖不迨志有余”(《讀書》),經史子集無所不讀,學養之富,世所罕匹。清人閻若璩就借何焯(屺瞻)之口嘲笑過那些只將陸游看作淺薄清客者:

    何屺瞻吿余:陸放翁之才,萬頃海也,今人第以其“疏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積墨多”等句,遂認作蘇州一老清客耳!余為失笑。(《潛邱札記》)

    眼高于頂的李慈銘,也經常引用化用陸游詩文。《李慈銘日記》對《老學庵筆記》評價甚高:“放翁此書,在南宋時,足與《猗覺寮雜記》《曲洧舊聞》《梁溪漫志》《賓退錄》諸書并稱。其雜述掌故,間考舊文,俱為謹嚴;所論時事人物,亦多平允……其論詩數十條,亦多可觀。劍南于此事本深,尤宜其談言微中。”(光緒四年四月十四日)并大量將《老學庵筆記》抄錄其中:“類而錄之,以見放翁學識過人。即以此書而論,亦說部之杰出也。”(光緒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陸游的道德、學問令人景仰之外,他還有兩方面的形象受眾頗廣,甚至已經被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和符號來接受。

    一是愛國形象。陸游一生愛國憂民,立志恢復中原,屢遭貶斥卻癡心不改:“平生鐵石心,忘家思報國”(《太息二首》其一)、“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夜泊水村》)、“從來恥作資身策,老去終懷報國心”(《散發》)、“惟有愚忠窮未替,尚余一念在元元”(《舟中作》)、“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病起書懷》),皆可視為其心靈的吶喊,宛如黃鐘大呂,震撼和激勵著無數的中華兒女,而且愈是國家危亡之時,這種聲音愈能弘揚中華正氣、喚醒民族意識。此時此刻,人們并不把他作為詩人來對待,而是尊為不屈不撓的愛國英雄。清楊大鶴《〈劍南詩鈔〉序》說:“放翁非詩人也……酒旗鼓,筆刀槊,一飯不忘,沒齒不二,臨絕《示兒》,使人淚如雨下。此為放翁不可奪之志。”梁啟超寫作《讀陸放翁集》四首,更是大力標舉陸游的愛國豪情:“誰憐愛國千行淚”,將陸游推為“亙古男兒一放翁”,并對“縛將奇士作詩人”的現象表達了不滿。陸游的愛國形象,其功能已然溢出文學領域,成為對國人的一種精神感召。

    二是風雅形象。陸游不僅愛國,而且愛自然、愛家人、愛生活。他的愛滲透在生活的每一處角落,如賞花、看雪、聽雨、觀云、弄月、焚香、讀書、清談、品茶、飲酒、美食、采藥、養生、制筆、舞劍、書法、弈棋、釣魚、騎馬、漫步、閑游,乃至躬耕田園、飼養寵物、擺弄花草、收藏藥方等,令人嘆為觀止。更為難得的是,陸游不但能夠享受豐富的生活情趣,而且能夠把這一切用詩歌生動地表達出來。他有著將日常生活詩意化的高妙才能,比如“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題老學庵壁》)、“讀書習氣掃未盡,燈前簡牘紛朱黃”(《示兒》),真切呈現出書生歲月的靜好;“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山房萬卷書”(《贈貓》)、“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細膩描繪出人與寵物的親密情感。“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沈園》),被陳衍稱為“就百年論,誰愿有此事?就千年論,不可無此詩”(《宋詩精華錄》),這么風雅有趣又熱愛一切的人,其哀樂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情。

    有意思的是,在陸游生前,吳中一帶竟然出現了“團扇家家畫放翁”(陸游《六月二十四日夜分,夢范致能、李知幾、尤延之同集江亭,諸公請予賦詩,記江湖之樂,詩成而覺,忘數字而已》)的現象。延至清中晚期,吳中于團扇上繪放翁小像的風尚更盛。《李慈銘日記》就記載自己或他人不止一次的“團扇畫放翁”之舉:同治十年八月一日,他賦《臨江仙》詞贈潘曾瑩,并將之“書于舊畫放翁團扇之上”;光緒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他“于紗扇上繢放翁蓑笠小像”并“題紗扇上放翁像兩絕句”,又以“畫資京錢八千”請陽湖著名女畫家左錫慧畫放翁像于團扇上。而且,這種“放翁團扇”風尚還逐漸輻射到其他地區,并成為清人詩詞中頗為常見的典故。據章華哲研究,這些化用“放翁團扇”的詩詞塑造出的陸游形象恰恰就是忠憤愛國和風雅隱逸兩類(《“團扇畫放翁”風尚與典故考辨——以清代陸游詩接受為中心》)。這也側面說明了陸游具有的文化象征力量。

    總之,在陸游接受史上,文學的陸游彪炳千古,最為耀眼,無人能否認其偉大作家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陸游帶給人的影響,就像蘇軾一樣,不僅僅是文學的一面。清人汪琬云:“北宋蘇、南宋陸,兩公并美,而陸則更開生面,性情學問,非流俗人所能窺也,豈得僅以詩人目之?”(尤珍《介峰札記》)陸游的道德學問、忠誠愛國、風雅浪漫、熱愛生活又胸襟超逸、至情至性又長壽可親……皆可以成為被人喜愛和接受的理由。這些因素與文學的陸游疊加復合,凝聚成一個文化陸游的形象,從更廣更大的范圍傳播著陸游的價值和意義。

    (責編:金一、張雯)
    青青草99热这里都是精品|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级区| 2020精品自拍视频曝光|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高清|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re6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麻豆| 国产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白丝AV在线观看播放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一色屋成人免费精品网站|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国产精品区AV一区二区| 牛牛在线精品观看免费正| 国产精品第一页爽爽影院|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免费| 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