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劉玲娜:深化城市安全韌性提升行動

    劉玲娜2025年02月27日08:44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深化城市安全韌性提升行動

    作者:劉玲娜,系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

    【學思踐悟】

    隨著城市的規模日益擴大、人口不斷聚集、功能愈發多樣,城市在自身繁榮的同時,內部所面臨的問題不斷增加,時刻考驗著城市在遭遇外部沖擊時的韌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城市工作的認識,明確了中國城市發展的新方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從“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韌性城市,到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再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深化城市安全韌性提升行動”,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城市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把握,前瞻性地回答了城市發展為了誰、城市發展依靠誰、建設什么樣的城市以及怎樣建設城市等根本性、關鍵性問題,為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相較于傳統城市規劃和發展,韌性城市強調應對外界干擾時的抵抗和恢復能力,是社會、經濟、基礎設施和生態等多維度的綜合性體現,更具戰略性、綜合性和遠見性。

    韌性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城市韌性是由城市經濟韌性、工程韌性、社會韌性和生態韌性等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在實踐中,需要運用系統的思維和方法,處理好城市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城市建設和區域協同的關系、短期與中長期的關系。韌性城市不是若干單一措施的簡單疊加,而是一個在持續變化的環境中維持核心功能的復雜系統,至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濟韌性。它能夠反映城市經濟各部門、各層次、各要素之間有機結合下的整體變化形式、規律和內在動力,有重要的驅動作用。經濟韌性的主體包含城市經濟體系、企業、居民。為應對外部經濟動蕩,需要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把多元經濟作為新的發展模式,促進城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韌性城市時,應重視經濟韌性保障機制的完善,創建必要的應急基金,助力城市從災害、風險等沖擊中更快恢復。

    二是工程韌性。目前,我國韌性城市建設特別強調基礎設施建設,除了完善供水系統、打造濕地和加強居民住宅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外,還包括完善電力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提高自然災害防護設施的韌性。依靠基礎設施和技術手段,能夠使城市從壓力和風險中快速恢復、總結經驗,從而獲得硬件和軟件的綜合提升,進一步增強對風險和災害的防護能力,避免對城市和人民造成傷害或損失。

    三是社會韌性。城市社會治理能力在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韌性城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從建立相關體系、完善治理措施和應急預案等多方面,提升城市韌性的管理和決策能力,通過提供信息和教育途徑增強個人和組織的行動能力。北京市是全國首個把韌性城市建設任務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的城市,于2021年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韌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韌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和標準體系基本形成,并且要建成50個韌性社區、韌性街區或韌性項目。在應對災害、保障人民安全和提升城市韌性方面,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參考。

    四是生態韌性。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城市的自然資產和生態系統的穩定,對于避免城市傷害或損失、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應通過保護和修復城市生態,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將城市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為防范風險和災害的天然屏障。

    深入推進韌性城市建設的實踐路徑

    2024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提出,“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推動建成一批高水平韌性城市,城市安全韌性持續提升”。當前,全國各地韌性城市建設正在加速布局,實現未來五年發展目標,必須從多個方面加以推進。

    推進韌性城市試點城市建設。將提升城市韌性上升到國家層面發展規劃,前瞻性地應對城市發展的各種變化,化挑戰為機遇。立足應急管理和公共安全領域,從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謀劃韌性城市建設,從社會、經濟、工程和生態等系統視角出發,充分把握當前我國韌性城市試點城市建設現狀,建立健全韌性城市評估機制、績效評級、考核辦法及相關標準體系,為提升城市韌性提供更加精細科學的指南。

    多元主體合力推動社會治理。充分發揮政府、社會組織、居民等主體在韌性城市建設中的主觀能動性,構建韌性城市的多主體、多部門響應協同機制、城市聯動機制等,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堅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創建具有特色和歸屬感的城市,在韌性城市建設全過程中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體現為反應迅速和持久穩定兩個維度。水電、道路、管道、通信設施以及醫院、應急場所等應急設施在城市應對風險或災害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同時,充分利用綠地消納、凈化雨水徑流,減少污水處理廠在暴雨時的處理壓力,降低城市的洪澇風險等。

    提高全民安全應急意識。廣泛利用大眾傳播媒體開展全民安全宣傳教育,引導公眾增強對突發事件的重視程度,增加安全應急與救援處置知識。統籌發揮各類活動載體作用,推動安全應急科普宣傳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公共場所,提升公眾應急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責編:王燕華、黃偉)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2022年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国产香蕉在线观看网| 91亚洲精品麻豆|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的视频 |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国产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A√精品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国产精品2019|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91麻豆精品国产|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91麻豆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精品久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