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李朝:讓歷史文化遺存保護融入城市更新

    李朝2024年01月23日09:45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歷史文化遺存保護融入城市更新

    作者:李朝,系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建筑大學黃河文化和遺產保護研究所所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歷史文化遺存是前人智慧的積淀,是城市內涵、品質、特色的重要標志”。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當前,我國城市發展進入城市更新重要時期,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據統計,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國共實施各類城市更新項目約6.6萬個。其中,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惠及882萬戶居民。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對城市更新進一步提出明確要求。

    扎實推進城市更新,要聚焦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更要守住城市歷史文脈保護這條“底線”,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切實把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融入城市更新,更好凸顯城市的空間品質和文化魅力。

    增強保護意識,擔負歷史責任。城市歷史文化遺存蘊含著獨特的時代價值,見證著城市的演繹歷程,是城市的根基所在。在推進城市更新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應堅持把“保護”放在首要位置,做到“應保盡保”“應留盡留”,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明確保護和利用是對歷史文脈最好的傳承,讓前人留下的寶貴文化財富在城市更新中煥發新的活力。對歷史文化遺存不僅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更要真正樹立起保護意識,將其作為必須擔負起的歷史責任,本著對城市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將保護歷史文化遺存、延續歷史文脈作為現代城市管理的題中應有之義。

    完善制度設計,夯實保護根基。制度規定既是對“保護”劃出的“底線”,又是推進城市更新的重要引領。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制度規定和配套政策舉措。2021年8月,住建部印發《關于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提出“堅持應留盡留,全力保留城市記憶”,對歷史文脈保護劃出“底線”;2021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提出“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肌理、歷史街巷、空間尺度和景觀環境,以及古井、古橋、古樹等環境要素,整治不協調建筑和景觀,延續歷史風貌”;2023年7月,住建部印發《關于扎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不破壞老城區傳統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隨意遷移、拆除歷史建筑和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筑”,特別強調堅持“留改拆”并舉和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在老城區傳統格局和街巷肌理以及歷史建筑和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筑方面劃定“紅線”,指導各地扎實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2023年9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住建部聯合印發《關于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做好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的意見》,就建立健全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作出明確安排,構筑起守護城鄉歷史文化遺產的法治堤壩,形成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制度體系。這些制度規定的出臺,為做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保護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實。在推動制度落實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執行監督,對發現的違規現象和市民反映強烈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查實,依法依規處理。

    引導多方參與,優化更新行動。促進多方參與,是確保更新保護決策科學有效的重要一環。目前,在搭建“更新—保護”機制上,許多城市設有城市更新專家委員會等決策咨詢機構,主要由規劃、房管、土地、產業、建筑、交通、生態環境、城市安全以及社會、經濟和法律等方面人士組成,有很好的代表性。從歷史文化遺存保護的角度看,應進一步強調專業性和廣泛性,注重吸收那些長期從事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資深專家和學者,吸納多方意見。在強調專家參與的同時,還要積極完善社會參與機制,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全程監督,進一步優化更新行動,確保城市更新扎實推進,切實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

    推動活化利用,拓展傳承路徑。保護不是將歷史文化遺存束之高閣,讓歷史文化遺存走進日常生活才是最好的傳承。應堅持“以用促保”“以用帶保”,推動歷史文化遺存的活化利用。活化利用為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傳承融入城市更新提供了重要路徑;城市更新為歷史文化遺存活化利用提供了條件和可能。從實踐層面看,北京、上海、南京、福州、濟南、杭州、青島、成都、蘇州等城市,通過“功能更新、設施提升”等,探索出豐富多彩的活化利用和活態傳承形式,激發歷史文化遺存的內在活力與時代風采。比如,將建筑類歷史文化遺存與科普、教育等深度融合,推動歷史文化遺存“用”起來、“活”起來;對歷史文化城區和街區以及工業遺產進行風貌復原、場景還原,運用數字化新技術等開發新功能和新業態,推動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深度融合;提升傳統居住區基礎設施和居住條件,在“補短板”“微改造”“針灸式更新”中,對典型民居、傳統街巷的風貌特色和歷史文化內涵進行保護與發掘。這些方式讓歷史文化遺存以更巧妙的方式融入當代生活、為當代人服務,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保護。以高科技賦能,積極拓展思路、創新方法,促進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必將在城市更新中不斷煥發勃勃生機,綻放時代新韻。

    (責編:皮博、黃瑾)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99re热免费精品视频观看| 国内午夜国产精品小视频|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新区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 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加勒比| 免费看国产精品麻豆|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视频国产精品|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日韩美女18网站久久精品|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99ee6热久久免费精品6|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aaaaa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13p|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毛片AV久久66| www.999精品视频观看免费|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91在线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