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習近平經濟思想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經濟發展的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系統回答了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性、原創性、系統性的理論成果,并形成了科學體系。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提出,在明確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的同時,也指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明確提出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都深刻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當前,我們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方位。我們黨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科學回答了在新時代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重大問題,明確了在新的歷史方位上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遵循。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足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的戰略決策,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部署,是適應我國發展新階段要求、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主題。這既是發展經濟的工作目標,也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踐要求,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制度基礎!俺浞职l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等重要論述,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在推動實現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的同時,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統籌發展和安全,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外部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的條件下,要塑造新的國際競爭優勢、開拓新的國際合作空間,必須以安全為發展的前提,以發展為安全的保障,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這些內容,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深化對習近平經濟思想科學體系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