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研究員
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牢固樹立和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總體國家安全觀揭示國家安全的體系性特征。國家安全不是多個安全的簡單疊加,不是某一領域、單一部門的職責,而是各安全要素構成的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統一體。總體國家安全觀關鍵在“總體”,強調的是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系統思維和方法,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涵蓋政治、軍事、國土、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資源等諸多領域。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就要把握國家安全的體系性特征,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開放和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國家安全和塑造國家安全,高度重視那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安全問題。還要認識到,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發展不斷動態調整的。新時代十年,國家安全的內涵不斷豐富拓展,網絡、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安全被納入國家安全體系范疇之中,國家安全的理論和實踐也隨之發展,我們要整體把握、動態看待國家安全問題。
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國家安全制度的系統性安排。國家安全工作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的復雜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配合、各領域參與。對于如何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樹立“大安全”理念,相應的制度安排十分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科學統籌,始終把國家安全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來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戰略部署。健全國家安全體系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必然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不斷完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和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等,強化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我們黨設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初步構建了國家安全體系主體框架,形成了國家安全理論體系,完善了國家安全戰略體系,建立了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國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強。此外,我們持續推進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規范運行,構建起黨委統籌抓總、部門各司其職、條塊緊密結合、上下協調聯動的大安全格局,國家安全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總體國家安全觀蘊含國家安全工作的系統思維。國家安全的體系性特征和制度的系統性安排決定了做好國家安全工作必須堅持系統思維,深刻理解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蘊含的科學方法,不斷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科學統籌作為國家安全工作的重要原則,運用科學思維來觀察安全形勢、分析安全問題、謀劃安全對策,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既整體推進又突出重點,既講原則性又講策略性,蘊涵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精髓。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的總體安全,是全面的、整體的、系統的安全,是發展的、動態的安全,是開放的、共同的安全,是主動塑造的安全。運用系統思維,既有助于分析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識別潛在風險和威脅,提升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的能力,又能更好地統籌協調不同層級、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確保國家安全體系高效運轉,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國際形勢充滿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和具體實踐中用好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