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一個全局性、戰略性問題。人口狀況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國情。人口的數量、素質、結構、分布情況,是一個國家作出戰略規劃必須考慮的基本要素和現實依據。全面準確掌握人口的發展狀況,及時積極應對人口變化帶來的各種影響,努力尋找發展新機遇,對于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我國而言,至關重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面對人口變動的新形勢,我們要持續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生育率下降和預期壽命延長,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帶有規律性的結果。近年來,我國人口發展出現了一些顯著變化,面臨人口結構轉變帶來的挑戰。根據相關數據,截至2022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8004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9.8%,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0978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4.9%。據測算,2035年前后我國人口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與此同時,我國人口發展還呈現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生育率降低等趨勢。分析來看,人口增長放緩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普遍現象,但人口增長大幅度下滑會引發一系列經濟、社會、文化等問題,若不加以干預就會向低出生率加速轉變,進而導致家庭風險持續擴大、老年人口撫養負擔持續加重、年輕勞動力供給不足和社會活力持續下降,對未來人口和經濟社會安全構成潛在風險。
人口問題事關國計民生、事關長遠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是應對人口變化趨勢的重大戰略安排。近年來,我國聚焦養老和育幼的民生之需,不斷織牢“一老一小”的民生保障網,推動養老托育服務發展的標準規范、支持政策以及配套措施等日益完善,養老托育服務供給不斷增長。在養老方面,不斷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積極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不斷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部署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等等。在育幼方面,通過延長產假和發放育兒補貼等政策為育兒提供家庭支持,通過積極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等為育兒提供社會支持。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實施為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綜合來看,人口結構變動影響全面而深遠,未來幾年將是積極應對的重要窗口期,我們不僅要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問題切實發力,還要堅持提高勞動參與率和勞動生產率相結合,開發人力資源潛力,采取綜合措施積極應對。
聚焦“一老一小”問題,一方面,要繼續完善養老保障和服務體系,使老年人能享受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在這一過程中,要進一步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繼續推進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加快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建設,建議盡快總結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經驗,可考慮出臺全國性的城鄉統一、普惠性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更好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另一方面,要優化生育養育環境,盡快提升生育水平。隨著城鎮化水平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等諸多因素,人民群眾的生育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高房價、子女撫養教育高投入、生育婦女職場受到歧視等均成為抑制生育行為的因素。因此,重點是要把生育政策的重心從生育數量調整轉到生育支持上,在全社會建立起有利于嬰幼兒成長的社會環境,從多個領域發力,解決育齡夫婦面臨的生育養育難題,減輕社會的生育養育焦慮,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在這一過程中,要加強嬰幼兒相關基礎設施、醫療保健資源、教育資源、家庭支持等方面投入力度,切實減輕嬰幼兒家庭負擔。在大力發展普惠性服務的基礎上,鼓勵社會力量加入,提供多層次、多樣性的嬰幼兒服務,滿足不同家庭的個性化需求。
聚焦開發人力資源潛力,一方面,要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提高勞動參與率。延遲退休不是規定每個人必須達到延遲后的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退休,而是要體現一定的彈性,增加個人自主選擇提前退休的空間。延遲退休改革,應充分考慮多元化需求,結合我國的現實國情、文化傳統以及歷史沿革等情況,增加彈性因素,充分體現改革的靈活性和包容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勞動參與率。另一方面,要強化創新驅動,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在科研管理、稅收政策、經濟激勵等多方面向有利于發揮人才創新作用的方向改革,形成有利于推動創新和增強創新能力的環境。同時,還要以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核心,加大對教育和培訓的投入力度,通過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增強培訓針對性等措施,提高勞動者教育水平和勞動技能,提升勞動生產率,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為經濟增長提供重要支撐。
總之,人口總體上是個慢變量,具有漸變性特征。應對人口變化帶來的新挑戰,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發力、久久為功。我們只有在準確把握我國人口變化趨勢的基礎上,不斷深化認識,積極創新政策措施,才能更好回應“養”“育”之需,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為不斷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