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莫蘭:在歷史前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莫蘭2020年12月25日08:35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在歷史前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作者:莫蘭,系西南大學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tǒng)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實踐基礎。

    在談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時,費孝通指出,“在相當早的時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黃河中游出現了一個若干民族集團匯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稱為華夏,它像滾雪球一般地越滾越大,把周圍的異族吸收進了這個核心”。這一歷史演進,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

    自秦朝建立首個統(tǒng)一王朝后,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執(zhí)掌的中央王朝,都以建立大一統(tǒng)政權為首要政治使命。大一統(tǒng)觀念的形成,秦國“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改革是一個重要背景,其中尤以“書同文”影響深遠。秦統(tǒng)一六國后,以秦國文字為標準推進文字統(tǒng)一,文書行政之制的大體確立,為大一統(tǒng)格局提供了文化支撐。一以貫之的漢字系統(tǒng),為中華文化代代傳承創(chuàng)造了穩(wěn)定性條件,也是生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

    兩千多年來,各民族在相互滲透、協同發(fā)展中交流、互動、融合,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書寫了悠久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培育了偉大的精神。在長期演進中,各民族逐步實現了文化認同、心理與共、情感相通,構筑了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從而形成了中華民族區(qū)別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征。近代以來,亡國滅種危機空前沉重,各族人民攜手共進,御外侮、赴國難,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不斷深化對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的理解和認同,在歷史的互動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意識得以鞏固。

    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系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這一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踐探索,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了堅實根基。

    自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肩負起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使命。七七事變后,中國共產黨號召“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各族人民組成的東北抗日聯軍,海南瓊崖縱隊,滇桂黔邊區(qū)縱隊,冀中、渤海回民支隊,大青山蒙古族游擊隊,與全國抗日力量一起浴血奮戰(zhàn),贏得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侵略戰(zhàn)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新中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了各民族的空前團結。在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被載入憲法。實踐證明,這一制度對于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tǒng)一發(fā)揮了巨大作用。20世紀80年代末,針對蘇聯和東歐出現的動蕩,鄧小平同志對一些來訪的外國領導人說:“解決民族問題,中國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國聯邦制度,而是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制度。我們認為這個制度比較好,適合中國的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例如,堅持民族平等團結、發(fā)展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文化事業(yè)、培養(yǎng)少數民族干部、發(fā)展少數民族科教文衛(wèi)等事業(yè)、使用和發(fā)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我國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qū)的面貌、民族關系的面貌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著眼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chuàng)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取得顯著成績。黨的十九大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寫入黨章。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作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yōu)勢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民族地區(qū)調研,問冷暖、聽心聲,以精準扶貧實際舉措,確保少數民族地區(qū)告別絕對貧困,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歷史和實踐昭示我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持續(xù)推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向前發(fā)展,才能以不斷增強的民族團結進步偉力助推中國夢的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增強文化認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當大力挖掘、整理、宣傳自古以來中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各民族文化心理與價值觀念的研究,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中華民族形象。

    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各族群眾充分認識到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才能擁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

    強化維護民族團結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加強民族團結,根本在于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要在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基礎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幫助支持自治地方解決好本地方的特殊問題。另一方面,善于用法律來保障民族團結。堅持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在法治軌道上統(tǒng)籌力量、平衡利益、調節(jié)關系、規(guī)范行為,深度拓展各民族交往融通渠道,鞏固和強化民族團結。

    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展是解決各種問題的總鑰匙。應聚焦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統(tǒng)籌謀劃、分類施策、精準發(fā)力,縮小差距,補齊短板,著力解決好各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產生活問題,讓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在鞏固脫貧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辦法、給予更多后續(xù)幫扶支持,促進全面脫貧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夯實民族團結的物質基礎。

    (責編:孫爽、程宏毅)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免费|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1情侣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免费大全 | 好吊妞这里有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观看|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日韩精品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乱码 日韩精品一线二线三线优势 |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国产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蜜| 国产99精品久久|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成品人和精品人的区别在哪里|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