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過程。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這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基礎和出發點,否則就會迷失方向走上歧途。必須隨著實踐發展不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生命活力,以更好地把馬克思主義堅持下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際上就是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在中國具體運用的過程,就是堅持弘揚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科學精神的過程。
新中國成立后,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依據中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積極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1952年,毛澤東緊密結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具體實際,總結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實踐經驗,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問題,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新道路。1956年,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面臨建設社會主義的全新實踐,中國共產黨更是堅持走中國自己的道路,沒有照搬蘇聯模式。這些實踐和理論創新,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理論。
改革開放新時期,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歷史進程中,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撥亂反正、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主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飛躍。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科學發展觀,成功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特征,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的堅持和發展,也是對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科學精神的秉持和弘揚。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體現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整個理論與實踐過程,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得以接續推進的理論邏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在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當代中國的新實踐新發展中順勢而成,是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結合而成的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
2018年5月,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從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的結合上,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作出九個方面的新概括。這九個方面,凸顯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彰顯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結合的思想智慧和理論力量,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在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結合上,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繼承和發展的理論邏輯作了闡釋。在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中,繼承馬克思恩格斯科學原理,堅信走向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最終的必然趨勢,共產主義理想一定能在現實中一步一步實現;深刻認識實現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歷史過程,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像馬克思那樣,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揭示了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結合為標識的理論邏輯。
二是在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的關系上,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守正與創新的理論邏輯作了深入探索。思想文化建設雖然取決于經濟基礎,但又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先進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這充分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的守正。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價值先進、思想解放是一個社會活力的來源。這又展現了弘揚科學精神的創新。以守正創新科學精神勾勒的理論邏輯,彰顯了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特征。
三是在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的聯系上,對新時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賡續和拓新的理論邏輯作了全面展示。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世界歷史思想的預言,在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不僅得以賡續,而且還得到全面拓新,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預言作出現時代科學價值的證明,世界歷史思想拓新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由理論預言到現實證明所呈現的理論邏輯,賦予21世紀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從科學原理與科學精神結合上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邏輯所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彰顯了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科學智慧與理論力量,賦予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特質和內涵。
(作者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