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推動形成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我們應落實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要求,辦好講好學好思政課,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第一,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是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的著力點。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意見》指出,“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看待”。在鑄魂育人的戰線上,學校是主戰場,社會同樣也是我們要抓牢和堅守的重要陣地。只有牢牢掌握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權,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思想政治領導,才能確保學校思政課建設的正確政治方向。
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就要堅持黨對思政課的全面領導,把加強和改進思政課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各級黨委應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體系建設,把思政課建設作為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的標志性工程擺上重要議程。從決策層面來看,應整體謀劃、綜合部署、統籌考慮,以頂層設計為總攬、以隊伍建設為龍頭、以教育教學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支撐,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從管理層面來看,應加強管理和溝通,拿出真招實招,把思政課教學作為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基本職責,在發展規劃、人才引進、公共資源使用等方面給予優先保障,將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重點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重點學科、思政課作為重點課程加強建設。從落實層面來看,一是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構建工作格局、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二是落實好主體責任,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把從嚴管理和科學治理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要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系思政課教師。各地區各部門負責同志要積極到學校去講思政課。三是深度挖掘各類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揮所有課程育人功能,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第二,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是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關鍵點。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意見》指出,要“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講好思政課,離不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
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要按照“六個要求”提升能力,加強個人素養,認真備好每節課、講好每堂課,努力成為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優秀思政課教師。廣大思政課教師應在深刻把握“八個相統一”的基礎上,更新知識結構,開闊學術視野,夯實理論基礎,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把真善美的種子播進學生心里。在教學內容上,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深耕教材、把準教材、講清理論,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和理論性,讓學生真懂真信。在教學方法上,大力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探索形式多樣且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注重推動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學生愿學樂學。在教學形式上,既執行“規定動作”,又設計“自選動作”,組織多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互動中、在參與中學習知識,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學生真學真用。在教學話語上,掌握“大眾話語”“生活話語”“網絡話語”,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風格開展教學,用“接地氣”的語言講出“高大上”的理論,讓“有意義”的內容變得“有意思”,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和說服力,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
第三,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是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的落腳點。育才造士,為國之本。青年是整個社會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意見》指出,要“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總體來說,就是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勤奮刻苦、好學上進,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錘煉品德修為;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具體來說,就是廣大青年學生通過學習思政課,樹立遠大理想,堅定理想信念,增強使命擔當,到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勇做時代的弄潮兒;熱愛偉大祖國,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不斷奉獻祖國、奉獻人民;擔當時代責任,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培養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的能力和素質;勇于砥礪奮斗,牢記“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個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績;練就過硬本領,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養,在學習中增長知識,在工作中練就本領;錘煉品德修為,善于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滋養,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風范,從自身內省中提升道德修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新時代辦好講好學好思政課,責任既在校內也在校外,功夫既在課上也在課下,效果既在教師也在學生。我們應深入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按照“思政課建設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要求,注重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加大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力度,真正把思政課辦成立德樹人的優質課程和鑄魂育人的重要陣地,全面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大數據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研究”(BEA150072)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重慶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