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國學論壇自2004年創辦以來,其主論壇已經在黃浦江畔連續舉辦了八屆。迄今為止,共有約2500人次的中外專家參加論壇,其中近半數為海外代表,覆蓋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篳路藍縷十五載,世界中國學論壇的成長史折射出新世紀以來中國學的發展歷程。
一是從邊緣到中心。
2004年,世界中國學論壇創辦前夕,很多國家的專家學者尚不清楚中國研究為何物。一位美國知名學者甚至在第三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上還驚呼:“南美大國普遍找不到中國問題專家!”
時至今日,伴隨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及國際影響的日益彰顯,世界各國的中國研究機構相繼成立。2012年以來,巴西、阿根廷、南非、斯里蘭卡等傳統意義上中國研究“荒村”,一批重量級專家開始涉足中國議題,世界中國學論壇上也先后出現他們的身影。
長期以來,美國是全球中國研究的中心,但在美國學術體制內部,中國研究大體作為區域研究的一部分,游走于各學科專業的邊緣。美國權威“中國通”李侃如就曾感嘆:中國研究對主流學術發展的貢獻微乎其微。
2008年后,這一狀況得以改善。國際知識界發現西方主流理論在分析中國道路時解釋力有限,一批扎根現實的中國研究開始對既有的學科理論提出挑戰,成為主流學術界嚴肅對待的成果。從多項指標來看,中國研究已從邊緣走向中心,中國學的影響力開始輻射主流學界,并有望成為一個時代的顯學。
二是從漢學到中國學。
中國研究有漢學與中國學之分,前者聚焦古典中國,后者側重當代中國。2004年前后,全球中國研究的版圖上,只有美國完成了漢學到中國學的范式轉換,歐洲和俄羅斯依然是傳統漢學的天下。
實際上,當時的漢學研究已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例如,英國漢學重鎮杜倫大學因財政緊張而關閉了東亞系,俄羅斯漢學因人才隊伍的青黃不接陷入困境,但其傳統地位依然難以撼動。第二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上,一位英國知名“中國通”反復強調自己研究的是漢學而不是中國學。第四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上,中國學貢獻獎得主羅高壽介紹:俄羅斯當代中國研究的重鎮——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一大重心就是研究中國文明;整整10年,俄羅斯出版的當代中國研究專著和文集加起來不過70余本。由此可見,中國研究范式轉換的艱辛。
世界中國學論壇作為國內最早聚焦中國學的常設平臺,創辦之初就大力倡導當代中國研究、積極構建跨國界的中國學學術共同體,可謂開風氣之先,并積十余年之功,才小有所成。從歷屆世界中國學論壇的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出中國研究范式轉換的線索。例如,首屆論壇上,中國學與漢學可謂各占半壁江山;2013年后,中國學逐漸成為主導,F在可以說,今日中國學已成為世界各國中國研究的主流。
三是從“中國之中國”到“世界之中國”。
2004年時,中國學成果大體是研究“中國之中國”,或聚焦中國國內問題,或圍繞雙邊、多邊關系展開。但近年來,一個明顯的研究轉向是聚焦“世界之中國”。此前聚焦中國國內問題的大批海外專家,開始以全球視野來分析中國發展的影響。
這一轉化和提升在世界中國學論壇上也有具體體現。前三屆論壇上,大會演講基本是“就中國論中國”;第四屆論壇開始,“跳出中國看中國”以及中國的全球影響成為熱詞、關鍵詞。
2015年后,聯結中國與世界的“一帶一路”,更是成為中國學的研究重點。2018年,世界中國學論壇直接以“一帶一路”為主題,在阿根廷舉辦拉美分論壇,引起學術界、輿論界的熱烈反響。
今年的第八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上,規模最大的專場就是“一帶一路”上海論壇;其他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際關系等圓桌會議,雖然不以“一帶一路”為題,但在發言和討論中也屢屢論及“一帶一路”,足見“世界之中國”的勃興。
四是從西學東漸到文明互鑒。
2004年時,不論是國內知識界還是海外學術界,都非常強調中華文明融入世界文明,中國應當學習、借鑒海外經驗。例如,首屆世界中國學論壇的主旨演講中,就強調中國文化推崇“見賢思齊”,昭示了中國渴望向世界學習的態度。
同期,海外學者也從域外經驗出發,為中國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如有韓國學者提出,中國不能只是一個制造大國,還應當成為一個消費大國,在生產和消費之間達成平衡;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米亞什尼科夫以俄羅斯的歷史教訓為例,提醒中國注意避免經濟高速發展中出現的勞動力人口減少等現象。
進入新時代以來,一方面是繼續學習世界先進文化,另一方面則開始有意識地為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治國理政的啟示、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等,受到出席世界中國學論壇的專家學者重點關注。如今年的第八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郝福滿詳細闡釋了中國的減貧經驗及其啟示。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不再只是西方理論檢視的對象,而開始成為新理論孕育的場域。與之相呼應,中國學呈現出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的新氣象。
總之,中國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中國研究熱,加速了中國研究的范式轉換。也正因如此,世界中國學論壇可以成長為文明交流互鑒的平臺,順時代潮流、發思想先聲、促學術發展。
。ㄗ髡邌挝唬荷虾I缈圃褐袊鴮W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