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的紅星》:一部值得關注的紅色傳記

    李天華2019年08月21日08:26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中國的紅星》:一部值得關注的紅色傳記

      眾所周知,1938年2月,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名著《紅星照耀中國》的中譯本《西行漫記》在抗戰時的上海“孤島”出版發行,隨即轟動海內外。鮮為人知的是,幾乎在同一時間,一本署名“林軼青”編著的圖書《中國的紅星》也在上海出版發行。如果說《紅星照耀中國》是外國人寫的第一本向世界講述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故事的書,那么毫無疑問,《中國的紅星》則是中國人自己編著的第一本類似書籍。

      《中國的紅星》1938年2月25日由新中國出版社出版,上海雜志公司、北新書局和廣州、漢口的生活書店及香港的大公書局經售。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過去的紅星”是當時已犧牲或辭世了的31位中共早期革命先烈傳略。若對照“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單,有18位著名先烈的名字名列其中,包括張太雷、周逸群、許繼慎、黃公略、毛澤潭(覃)、阮嘯仙、劉伯堅、段德昌、方志敏、澎湃、曠繼勛、瞿秋白、陳延年、蘇兆征、惲代英、蕭楚女、李碩勛、鄧中夏等。下編“現在的紅星”則是當時正戰斗在抗日前線的19位中共領導人和紅軍將領傳略,包括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賀龍、劉伯承、徐向前、葉劍英等。

      令人遺憾的是,歷經歲月流逝,該書幾乎在各大圖書館都已難覓其蹤。近日,人民出版社再版重印了由姜小平收藏、李良明教授評注的《中國的紅星》,對于我們從書中領略革命先輩的風采,重溫這段革命歷程,從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的紅星》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部紀傳體中共黨史,客觀反映了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的早期奮斗歷程,是進行黨史國史教育的珍貴教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根據筆者的檢索和研究,《中國的紅星》是目前發現的第一部公開出版發行的中共早期領導人和革命家的傳記合輯。編著者對各位傳主的歷史定位充分體現在各篇傳記的標題中,生動貼切,例如“中國列寧——毛澤東”“紅軍統帥——朱德”“赤黃埔系領袖——周恩來”“書生領袖——瞿秋白”“廣州暴動主角——張太雷”“青年運動領袖——惲代英”“新文化運動健將——蕭楚女”“海陸豐的農民王——澎湃”等。全書內容涉及五四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創建、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秋收起義、蘇區反“圍剿”、長征、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因此,該書實際上以紀傳體形式,生動記錄了中國共產黨人早期革命實踐和理論探索的偉大歷程,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勇往直前、頑強奮斗的苦難輝煌,是新時代進行黨史國史教育的好教材。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回顧書中“紅星”為革命勝利而出生入死的感人事跡,無疑能激發我們繼續前行的昂揚斗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中國的紅星》蘊含豐富的老一輩革命家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等相關內容,是對黨員干部進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錘煉黨性修養、補足精神之鈣“最好的營養劑”。該書通過許多感人肺腑的細節描寫,彰顯出中共早期領導人和革命家們的初心,將他們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堅定信仰及其高尚的無產階級道德情操表現得淋漓盡致。例如,該書記述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青年運動領袖惲代英在主持武漢中央軍校工作時,“月入甚豐,除兼職不取薪外,月入亦有六百金以上,但惲每月只用三十元,其余盡繳共黨,以作黨費,其盡忠黨務,有足多者”。寥寥數筆,惲代英立黨為公、無私奉獻的高貴品格躍然紙上。又如,該書敘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的重要創始人之一方志敏長期患有肺病,“識者均謂其將不久于人世”,但他卻仍然忘我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與其他同志一樣“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每‘夜行’七八十里為常”,還豪邁地宣稱謂,“肺病惟跑山過嶺,曝陋(露)太陽,多喝涼水,始能根本治療”。其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令人動容。當前全黨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這些“紅星”為代表的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在特定歷史時期所培育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質,至今依然是一份取之不盡的寶貴精神財富。

      《中國的紅星》熱情謳歌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和英雄群體,弘揚了那個時代的主旋律,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啟示。該書編著者“林軼青”,其確切身份尚待考證。從該書的書名和《序言》看,他將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的早期領導人統稱為“紅星”,并在《序言》中說明了編著該書的理由:“此輩紅星身世,各各不同,或則出身富豪之家,或則貧無立錐之地,然既經獻身革命,則為主義而奮斗犧牲之精神,殆皆一致”,因此,“不侫追念過去,既珍國士,彌懷先烈,實不忍聽令此輩畢生奮斗之紅星,及身而沒,英名不彰于世”。他“摭拾舊聞,參考國內外秘密刊物”編著此書,其目的“一以振抗戰之民氣,一以饜讀者之渴望”。應該說,這完全契合了當時的歷史脈動,也充分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作者:李天華,系中南民族大學教授,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8ADJ001]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孫爽、艾雯)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推荐天天看天天爽| 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 |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素人福利|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四虎|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久99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凹凸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