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使世界上正視和相信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人多了起來,使世界范圍內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變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于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深刻轉變。從人類文明視野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人類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璀璨明珠”。
指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開辟人類文明發展新路
現代化是現代民族國家的共同追求。在由西方先行主導的現代化進程中,西方炮制出“西方中心論”,并制造“西方文明優于東方文明”的幻象。然而,馬克思已一針見血地指出,西方現代化道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
審視中國的現代化之路,它是始終以文明為底色的現代化道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摒棄零和博弈思維方式,跳出“修昔底德陷阱”,超越霸權主義的擴張模式,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開辟人類文明發展新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從人類文明視野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的宏偉藍圖,突破了“西方中心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神話,跳出了以“血與火”的方式走上現代化的發展模式,給世界上那些希望以文明方式走上現代化道路的國家和民族貢獻了中國智慧。
探索更有效民主制度、維護人類文明多姿多彩
馬克思曾指出:人類文明“在現象上顯示出無窮無盡的變異和色彩差異。”然而,近現代伴隨著“西方中心主義”甚囂塵上,西方文明已然將自身包裝為人類文明的唯一形式,日裔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甚至拋出了“歷史終結論”。但事實已證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并未獲得勝利,福山也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修正了自己的觀點:“客觀事實證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類歷史進化的終點。隨著中國崛起,所謂‘歷史終結論’有待進一步推敲和完善。”
中國是后發現代化國家,在追趕現代化之初便受到西方強權政治的圍堵,在蘇聯解體后,西方國家更是時刻“等待”中國民主制度演變為西方的制度,以印證“歷史終結論”。然而,中國經過艱苦探索,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更廣泛、更真實、更有效的民主制度。歷史與實踐亦已證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具有鮮明品格和巨大優勢,能夠有效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從人類文明視野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蘊含的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終結了“歷史終結論”,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更廣泛、更真實、更有效的民主制度,給世界上那些希望尋求更好社會制度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國方案。
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人類文明思想寶庫
二戰后,西方為推行和平演變戰略,將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等包裝為超階級、超國家、超時空的絕對化的“普世價值”,然而事實亦已證明,西方宣揚的普世價值并非“普世”,它代表的仍然是西方社會資產階級的價值,其實質是西方社會推行新的“殖民”方式的變種。
面對“普世價值”的強勢滲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扣中國的文化傳統、價值判斷與價值追求,確立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人類惟一未曾中斷的文明中優秀基因的繼承與升華,體現著人類文明的“共同價值”、著眼于人類文明向前發展,是對人類精神文明的重大貢獻。
從人類文明視野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給世界上那些遇到與中國同樣問題、產生同樣需要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共同價值”,豐富了人類文明的思想寶庫。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
塞繆爾·亨廷頓曾提出“文明沖突論”,在“文明沖突論”思維下,面對中國的崛起,西方部分學者提出警惕中國文明的現代復興與秩序主導,鼓吹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國強必霸論”。
習近平總書記基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超越文明沖突、冷戰思維、叢林法則等陳舊觀念,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戰略思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使世界不再是國與國之間勢不兩立、相互博弈的角斗場,而是由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組成的命運攸關、利益相連、相互依存的集合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為積極構建和平、發展、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努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從人類文明視野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讓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看到了人類文明的力量,推進了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鑒。
(作者系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