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黨的優良政治傳統在新時期發揚光大的集中體現,是實施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方向引領,是共產黨人固本強身的精神洗禮,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的題中要義。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在深入,要在成效。
提高政治站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能力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是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政治能力的強弱,是檢驗從嚴治黨成效的試金石。我們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學會用政治的立場、政治的眼光、政治的思維看待世界、分析社會、解決問題,心中裝大局、眼里觀大勢、肩上扛大事,堅決克服一切孤立看待政治、有意淡化政治、主觀消解政治的錯誤觀點和做法。
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上所強調的,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要充分認識政治與經濟的辯證統一關系,認識政治建設的統領作用,凡事既要算好經濟賬,更要算準政治賬。對企業經營者來說,務必要牢牢記住:偏離政治的業務是不可持續甚至是危險的業務。具體到工作實踐中,講政治能力,就是要在大是大非等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不左右搖擺;在重大考驗面前,站定腳跟,穩住心神;在日常工作中,要頭腦清醒,做到保持定力不走神、堅定方向不走偏、政策實施不走樣。
對黨絕對忠誠
對黨絕對忠誠,是共產黨人的基本政治品格和政治操守,是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和心靈家園,是從嚴治黨的根本目的。從加入中國共產黨那天起,每一名黨員都既要身份入黨,也要思想入黨,更要行為入黨。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三個忠誠:
一是對真理忠誠。真理是一種指引,它能幫助人們認清過往、抵達彼岸;真理是一種動能,它一經被人掌握,就會變成強大的力量;真理更是一種信仰,它能促使我們不管走到多遠的未來,都絕對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所有組成部分一樣,是經過實踐檢驗、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偉大真理,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把思想和行動、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維護真理、捍衛真理和落實真理的偉大實踐中,是每一名共產黨員的天職。
二是對組織忠誠。強化組織意識,忠誠組織是共產黨員的分內義務。要切實做到與組織同心而謀、同向而為,堅決反對背離組織、另搞一套的錯誤做法,堅決避免欺上瞞下、膽大妄為的自我行為,堅決遏止當面敲鑼、背后搗鼓的惡劣行徑。
三是對職責忠誠。職責,就是有職要盡責;崗位,就是在崗要到位,每一個崗位都對應一份職責。組織把黨員干部放在領導崗位上,賦予了干事創業的平臺和機會,這是一種要求,也是一種使命;這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重托。古人云:事不避難,義不逃責。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我們應當具有想干事的意識、能干事的自信、干成事的本領。有了對職責的忠誠、對事業的執著、對使命的堅守,才能創造出新的業績。
加強紀律自覺
黨章明確規定: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近年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制度治黨取得重大進展,中央相繼修訂和出臺了一系列黨內重要法規,黨的十九大把紀律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我們一定要清醒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規矩、新要求,思想深處要知敬畏、言行舉止要存戒懼、為人處事要守底線,不犯迷糊、不存僥幸、不念貪欲,正確處理好膽大與膽小、自律與他律、知足與知不足的關系。實踐證明,在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過程中,沒有不受約束的自由,沒有超越法紀的權利,只有把紀律內化于心,成為一種自愿自覺,才會擁有人生更大的自由,這也是共產黨人應該具有的風貌。
營造發展氛圍
從嚴治黨,必須要有良好的政治生態、精神狀態和發展勢態。一句話,就是企業要健康發展,干部要安全成長。具體而言,要形成三種氛圍:
一是干事創業的氛圍。作為在競爭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市場主體,企業需要一種鼓勵和體現干事創業的良性的企業文化,包括科學的運營理念、現代化的制度設計、正確的人才導向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精神動能及力量匯集。黨風廉政建設的定位和作為,就是要把監督融于服務之中,正確理解“兩個尊重”,綜合運用“三個區分”,堅持“七看”工作思路,為干事者保駕,對違規者懲戒。
二是團結和諧的氛圍。團結出生產力、發展力,不團結出破壞力、阻礙力。古人講“君子和而不同”,就是在大方向一致的情況下,求同存異、求同包異、求同尊異。從嚴治黨,要弘揚和彰顯和諧共事、團結干事的正能量,反對和遏制拉山頭、搞是非的不良風氣。
三是清正廉潔的氛圍。清正廉潔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本色,也是為官從政必須涵養的政治品格。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求領導干部清正廉潔作表率。因此,要形成一種氣場、一種氛圍,以上率下、上下一致,帶動形成簡簡單單的工作關系、亮亮堂堂的同志關系、清清爽爽的上下關系,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作者系廣東省出版集團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