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黨的正確主張與群眾自覺行動之間內在的因果關系和規律性。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增強為群眾服務的本領,努力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權為民所賦 權為民所用
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起來就是兩句話:“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新時代黨員干部必須明確,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而絕不能用來為自己謀取私利。這既是馬克思主義的權力觀,也是黨員干部必須堅持的行為準則。實踐中,常常出現權力使用偏離正確軌道的現象,這固然同制度約束不力有關,但也同一些黨員干部對權力的認識不準確、不全面有關。
我們黨的各級組織只有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權力觀為指導,才能制定好黨的正確主張,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員干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需要進一步明確三個觀念:
一是要明確黨員干部就要為民服務的觀念。作為黨員干部,為民排憂解難,是一種職責的約束、崗位的要求,不應把手中的權力當成命令群眾的工具。黨員干部只有以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優秀的服務工作,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二是要明確權力就是責任擔當的觀念。權力與責任是密不可分的,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作為黨員干部不應只把眼睛盯在權力上,還應看到權力背后所凝結的責任。現實生活中一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并非因為無權,恰恰是由于權力的使用者失去了責任感所造成的。為此,作為黨員干部必須把權力與責任統一起來,真正做到秉公用權,為民盡責。
三是要明確公仆就是奉獻的觀念。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失敗的經驗教訓時提出的思想。我們黨繼承了這一思想,要求黨員干部做人民的勤務員,忠誠干凈地擔當為民服務的職責。公仆意味著勤政為民、廉潔奉公,別無選擇。因此,黨員干部要當好人民公仆,最重要的是在樹立馬克思主義權力觀的基礎上,自覺地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權力運用廉潔高效,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
必須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黨的正確主張是人民群眾實踐的產物,是“制定黨的正確主張”與“體現人民群眾內在訴求”二者的辯證統一。堅持調查研究既是“制定黨的正確主張”的前提,也是“體現人民群眾內在訴求”的根本。堅持黨的宗旨,必須保證黨的決策符合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在實際工作中,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對人民利益所造成的人財物損失也是最大的。要真正做到決策正確,實施有力,就必須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就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學的決策程序,不斷提高決策水平和能力。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是贏得一切工作主動性的法寶,沒有調查研究沒就沒有決定權、就沒有發言權,就沒有一切。作為黨員干部只有進一步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廣泛地與老百姓“零距離、面對面、心連心”接觸,真正吃透老百姓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然后經過認真總結、反復論證,才能形成黨的正確主張。從這個意義上講,制定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主要內容的黨的正確主張,必須要建立在與體現人民群眾愿望的契合度之上。黨的正確主張只有不斷體現人民群眾的意愿和內在訴求,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
不斷提高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必須符合人民群眾利益,必須充分體現人民群眾的意愿。這就需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忠誠干凈、以身作則、模范擔當,做好橋梁、紐帶和模范帶頭作用,千方百計調動人民群眾貫徹黨的正確主張的自覺性,真正激發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內生動力。
當前,一些群眾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僅知曉度不夠,理解也不夠到位,甚至存在著誤解和疑慮。因此,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了群眾的意識,讓黨的正確主張走進群眾,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顯得尤為重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離不開群眾的實踐,而群眾的實踐只有在黨的組織和黨員引導下才能變分散為集中、變盲目為有序、變不知為知曉、變知少為知多,增大覆蓋面,提高契合度,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為。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堅持始終把人民群眾作為我們工作價值的最高裁判者,要不斷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要堅定地相信群眾,緊緊地依靠群眾,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保證各項決策充分體現人民群眾的意愿,也才能不斷營造好“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的生態環境。黨的正確主張是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的前提,能夠贏得廣大人民群眾支持的行動,必然是黨的正確主張的內在訴求。只有不斷地堅持以人民至上、人民為中心,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增強獲得感,才能從根本上贏得群眾的自覺行動。
(作者:范義、孫文鵬,均系甘肅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