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智庫在一個國家內政外交決策、產業發展和社會輿論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近年來,俄羅斯在智庫建設方面取得較好成就,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項目”(TTCSP)研究編寫的《全球智庫報告2018》,全球共有智庫8162家,其中俄羅斯智庫215家,排名全球第7位。俄羅斯的智庫研究已經滲透到國家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北極國家,隨著世界各國對北極相關問題的日益關注,北極問題研究在俄羅斯越來越受到重視,已經成為俄羅斯智庫研究和建設的重要領域。
國家戰略助推俄羅斯北極問題研究
俄羅斯對北極問題的研究始于18世紀初彼得大帝執政時期。早期的研究主要服務于俄國向北極地區的領土擴張,多以地理發現和探險為主。蘇聯時期,北極成為俄美冷戰對峙的前沿,蘇聯學者對北極問題的研究主要基于軍事戰略考量和北極地區基本生活保障的組織建構。
俄羅斯現代意義上的北極問題研究源于北極地區國際地位的提升。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冰洋海冰融化、陸地資源的逐漸減少以及俄羅斯與歐美國家戰略對峙的加劇,擁有豐富資源儲量和優越地理位置的北極地區,在地緣政治、經濟、安全和科研價值方面得到全面提升。2006—2014年期間,北極理事會的8個成員國先后出臺了北極政策或戰略,均將北極地區視為極具前景的國家發展空間,形成的相應學說或理念被定位為實現北極地區國家利益的關鍵工具。俄羅斯分別于2008年、2013年和2014年發布了《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國家政策原則及遠景規劃》《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以及《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國家綱要》,由此逐漸構建起俄羅斯捍衛國家主權、加快資源開發和利用、推動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實現北方海航道商業化利用以及維護國家北疆安全的北極戰略基本框架。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俄羅斯北極問題的研究迎來了高漲期,其“熱度”不僅引起俄羅斯國內智庫研究的興趣,而且帶動了俄羅斯北極問題研究智庫的建設。
俄羅斯智庫積極開展北極問題研究。北極戰略地位的提升和歐美國家的戰略擠壓迫使俄羅斯將戰略重心向北極方向轉移,以尋求國家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獲取緩解外部壓力的戰略縱深。國家戰略的調整迫切需要系統的科學研究為支撐,俄羅斯的智庫迅速做出反應,并在北極問題研究的各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莫斯科卡內基中心、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瓦爾代俱樂部等智庫結合自身的專長圍繞北極的國際關系、資源勘探和開發、環境保護和利用、國際合作等一系列問題展開研究。以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為例,該智庫總計撰寫與北極問題有關的研究報告5份、研究手冊3份、研究簡報2份、學習材料3份、專項研究5項、數據圖表4份,發表論文60篇、評論9篇、專欄2篇、專訪6篇,并于2013年出版了三卷冊的《北極地區:國際合作問題》叢書。俄羅斯智庫的這些研究成果為北極問題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俄羅斯大力加強北極問題研究智庫建設。北極問題的“熱度”促進了俄羅斯北極研究專業智庫的建設。俄羅斯議會北極和南極委員會(曾用名為議會主席領導下的北極和南極專家委員會和議會北極和南極專家委員會)成立于2012年2月27日,是隸屬于俄聯邦議會上院的常設咨詢機構。其工作范圍包括四個方面:1.分析在南極、北極地區落實俄羅斯國家政策和保障國家安全問題上的立法和執法情況;2.負責向俄羅斯聯邦議會、議會主席、法律法規修訂委員會提出建議;3.參與國內和國際大型項目的審查;4.對南極、北極地區國家政策的落實進行監督。委員會于2015—2017年連續三年撰寫《關于落實〈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國家政策原則及遠景規劃〉和〈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的立法保障情況》的報告。委員會成員、俄羅斯生產力研究委員會北方和北極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亞歷山大·比利亞索夫曾表示,年度報告需要在借鑒世界和蘇聯經驗的基礎上確定國家北極政策研究的優先方向。
俄羅斯北極研究智庫的建立反映出北極地區綜合開發的客觀需要。成立于2003年12月3日的“圣彼得堡北極科學院”就是以促進北方地區的綜合與和諧發展、改善北方居民生活質量、挖掘圣彼得堡在解決北方和北極問題方面的科研潛力、推動以北極地區項目和規劃的實施為發展目標的新型智庫研究機構。科學院特別設置了一個從事高科技和技術創新的機構。再如成立于2014年的俄羅斯北極開發中心,其發展目標被確定為:參與制定和實施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方案,參與制定和實施遭受經濟活動破壞的區域生態環境的恢復計劃;監測北極地區的現狀,評估風險和威脅;依據監控結果制定俄羅斯各類北極戰略和規劃中規定的任務。
北極研究智庫建設專業化與國際化
俄羅斯北極問題研究智庫建設的專業化較強。俄羅斯北極問題研究智庫的專業化建設體現在專業化團隊建設和人才的專業化培養方面。俄羅斯的研究機構逐漸形成了以問題為導向的建設模式,重點關注北極地區的某一個或幾個問題,以此組建相關學術研究隊伍。如今像俄羅斯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地緣政治研究中心這樣圍繞北極地區政治、經濟、資源、軍事、安全、運輸、旅游及國際合作等領域的智庫逐漸建立起來。俄羅斯智庫的另一個功能是專業人才的培養。圣彼得堡北極科學院和北極研究中心等智庫都將培養北極地區發展所需的專業化人才為己任。
俄羅斯北極問題研究智庫建設國際化程度高。俄羅斯北極問題研究智庫非常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2018年11月,圣彼得堡大學與北極大學(UArctic)共同成立了北極研究中心,并致力于將中心打造成在發展北極信息分析系統方面的專家咨詢機構。中心實際由圣彼得堡大學和挪威的特羅姆瑟大學聯合運營,其發展目標是為整個北極研究界提供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教育、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提供資訊,促進北極研究合作的發展。成立于2012年的俄羅斯戰略評估與預測中心是俄羅斯一家非營利性的民間組織,主要研究國家對外政策和安全政策。該智庫與4家分別來自加拿大、美國、丹麥和挪威的研究機構共同組建了北極合作國際專家委員會,聯合開展北極國際問題的研究。
俄羅斯北極問題研究智庫建設的跨部門、跨學科化突出。當前,北極問題研究已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及科技等眾多領域,俄羅斯北極問題研究智庫的建設也呈現出跨部門和跨學科的特征。2015年5月15日,北極戰略研究中心、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大學區域研究和城市規劃研究院和俄羅斯戰略研究院聯合成立了北極專家俱樂部。這是一個專家咨詢和研討的平臺。俱樂部通過跨部門聯合的方式集中優勢科研專家力量討論北極地區發展的關鍵問題,對已實施的政策進行評估,向聯邦和地方執行機關提供咨詢和建議。在該機構的努力下已經聯合了40多家科研組織及百余位專家。
總之,俄羅斯北極問題研究的智庫建設表現出以問題為導向、以推進決策研究為目標的發展趨勢。在北極問題研究智庫的建設過程中,俄羅斯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智庫建設的主力軍。
2018年我國通過《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表明了中國是北極事務重要的利益攸關方,中俄良好的政治關系和經濟合作基礎為兩國北極區域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兩國已經在“冰上絲綢之路”和北極資源開發等領域達成合作與共識。對俄羅斯智庫北極問題研究成果的跟蹤和研究,將有利于我們把握俄羅斯北極政策的調整與變化,為未來兩國北極區域合作與治理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