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巡視工作是黨章賦予的重要職責,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從嚴治黨、維護黨紀的重要手段,是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形式。黨的十九大將脫貧攻堅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進行部署,強調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是貫徹黨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部署要求的重大舉措,也是對新時代黨的中心工作的有力配合。
目前脫貧攻堅任務進入關鍵階段,有效發揮巡視的監督功能,在巡視內容、方式方法、制度建設等方面的與時俱進和不斷完善,突出檢查貫徹扶貧情況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將進一步助力扶貧攻堅任務順利進行。
有利于為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職能部門監管職責不落實問題等,都嚴重影響脫貧攻堅有效推進。通過專項巡視將這些問題納入巡視范圍,牢牢把握再監督工作定位,聚焦脫貧攻堅政治責任,深入開展監督檢查,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強化政治責任擔當,讓各地各部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扶貧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把握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吃透中央指示精神和相關要求;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增強扶貧的政治定力,推動解決脫貧攻堅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十九屆中央第二輪巡視——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的15個中央巡視組已經完成巡視工作。該輪中央巡視緊緊圍繞落實黨中央脫貧攻堅方針政策、落實黨委(黨組)脫貧攻堅主體責任、落實紀委監委(紀檢監察組)監督責任和有關職能部門監管責任、落實脫貧攻堅過程中各類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任務這“四個落實”,深入開展監督檢查。
有利于加強扶貧領域黨風廉政建設
高質量推進巡視巡察全覆蓋,發揮派駐機構職能作用,對加強扶貧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書記要強化政治擔當、履行主體責任,把每條戰線、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向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亮劍,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要做深做實做細市縣巡察和紀委監委日常監督,在實踐中拓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工作,從具體人、具體事著手,將問題逐個解決。
在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公布的反饋情況中,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仍然突出。如有的部門監管責任缺失,扶貧項目、資金監管比較薄弱,在扶貧資金、項目增多的過程中,監督沒有及時跟上,存在監督滯后、缺位、錯位現象;另一方面,扶貧領域黨風廉政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如在履行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存在差距,責任和壓力傳導不到位不到底,有的對脫貧攻堅的艱巨性、復雜性認識不深刻,盲目樂觀,同時存在作風不實等問題。
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可以著力發現和推動解決脫貧攻堅過程中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關鍵問題,進一步發現扶貧領域存在的風險隱患,查處相關人員、案件,為黨和國家挽回經濟損失。通過扶貧專項巡視,有利于進一步轉變作風,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強對一線扶貧干部的指導、服務和支持,加大監督執紀力度,深入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
有利于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通過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公布的巡視反饋情況,可以看到,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廣大扶貧干部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有差距,脫貧攻堅理論武裝不夠扎實;研究制定脫貧攻堅政策統籌協調不夠,綜合施策不夠精準,有的工作措施落實質量有待提升,個別地方執行“兩不愁、三保障”政策存在偏差;履行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存在差距等。
從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狀況來看,任務的落實有賴于不同職能部門各項工作的具體執行。但由于職能部門之間溝通協調機制不夠暢通、信息互通不夠及時,各自站在自身立場處理問題,容易出現政策統籌協調不夠、工作措施落實質量不夠高、政策理解偏差以及監督難、監督軟等問題。
通過脫貧攻堅專項巡視,能夠利用巡視的權威性,增強扶貧監督工作的威懾力;也能夠借助巡視的靈活性,增強扶貧監督工作的能動性。通過巡視整改,能夠推動扶貧各項領域深化改革,建立健全體制機制,進而提升效果。
創新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的重要經驗,也是巡視工作保持機動靈活特性、不斷提高戰斗力的不竭動力。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既強化問題導向,也圍繞實現“全覆蓋”“一盤棋”格局創新方式,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巡視成效。
同時,用好巡視“利劍”,進一步強化了領導干部的使命擔當和政治責任,這有利于脫貧攻堅具體實踐中實現有力的組織領導,認真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有利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組織保障,形成脫貧攻堅強大合力,助力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李莉、云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