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

    張志元2019年04月01日08:42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當前,營造崇尚勞動、鼓勵創新、終身學習、精益求精的社會氛圍,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廣大青年實現人生價值的現實路徑。對此,需要在人才培養、使用、激勵、競爭四個方面實現突破。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趨勢,人力資本服務也已進入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階段。伴隨著我國穩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為特點的新經濟新動能迅速集聚。例如,2017年全球移動互聯網營業收入為12萬億美元,其中9.8萬億美元來自移動應用及其帶來的流量收入。當前,我國集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于一身的綜合型高素質人才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尤其是精通大數據應用的復合型人才處于緊缺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已影響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以人工智能領域為例,據相關研究,2017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6億美元左右,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20億美元。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基礎理論、核心算法、關鍵設備等領域仍存在差距,本國培養的高層次人才較為稀缺。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關鍵在人才。為此,需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把人才培養的重心前移,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開放性體驗式教學,加強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銜接互動,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加快打造“互聯網+”環境下的綜合集成服務能力。要適應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的變化,建立健全黨政領導干部與大學校長、科研單位負責人、企業負責人的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探索政府、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不同主體間實現有效協同的方法和路徑,構建涵蓋全產業鏈的人才培養聯盟,探索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新途徑。加大人力資本培育力度,大力培育與數字經濟發展相匹配的數字人才,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辦學,不斷提高廣大勞動者的業務素養,幫助其發展“一技之長”,成為相關領域的“行家里手”。

      優化人才使用機制。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在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期,需要通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實施就業優先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如設立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基金,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置業興業,創造拴心留人的氛圍與條件,讓各類人才安心、安身、安業,為實現人盡其才創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用人單位要發現和使用更多有能力的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不斷激活人才紅利,真正解決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為各類優秀人才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逐步形成新時代人才引領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新格局。同時,鼓勵用人單位、行業協會、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協同建立各類專業人才研究機構,逐步建立與完善購買咨詢服務機制,促進我國人才的規模、質量、結構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相協調。

      創新人才激勵機制。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2018年12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創新指數為196.3(2005年為100),比上年增長6.8%。當前,建議從人才開發的角度設立突出市場導向、同市場無縫對接、充滿生機活力的人才激勵機制,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活力,充分發揮高素質企業家、工匠、勞模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導向作用,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社會氛圍,推進構建以能力為導向、與人才強企戰略相適應的能力薪酬體系建設,增強我國各類企業的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力爭在從0到1的顛覆性技術探索上有所突破。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形成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人才激勵機制,健全人才激勵獎懲、創新人才合理分享創新收益等保障性機制,實施一系列重大人才專項工程,著力構建人才供給體系和人才創新特區,為在校大學生、初創人才、海歸人才、高端領軍人才等各類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構建覆蓋人才成長鏈條的政策激勵體系。

      強化人才競爭機制。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加快實現現代化、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關鍵時期,需要抓住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及我國經濟轉型的大趨勢,圍繞產業鏈調整學科布局、優化課程體系,創造有利于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政策環境和競爭機制。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擇天下英才而用之,關鍵要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當前,要打破戶籍、身份、學歷、人事關系等制約,形成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積極推進勞模、工匠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進班組,營造鼓勵創新和激勵人才的環境氛圍。同時,加強勞動關系管控機制建設,健全市場化、社會化的人才管理服務體系,促進城鄉、區域、行業和不同所有制之間人才協調發展。大力培養工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人才,促進現有工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積極發展“新工科”,對接新興產業,讓人才引擎釋放創新創業創造的澎湃動力。構建適應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發展新趨勢的創新價值鏈,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為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豐富而雄厚的人才支撐。

       (作者:張志元,系東北大學副教授)

    (責編:孫爽、閆妍)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鸭王1 |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69p6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三入口| 国产嫩草影院精品免费网址|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 国产乱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爱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 国产精品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热色戒|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精品3d动漫视频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