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人文學導論》第二期成果簡報

    2017年06月23日16:40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6年5月7日,北京大學“人文學導論”課題組在北京大學燕南園56號院舉辦了“圖說瑞獸與中國藝術中的獅虎形象”的主題沙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李零與來自首都幾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師生共聚一堂,漫談中西方文化中的瑞獸形象。美學家、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葉朗先生,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唐曉峰教授、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沈建華教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蘇榮譽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李軍教授、北京故宮博物院王睿研究員、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林梅村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朱孝遠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張鳴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丁方教授、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王文革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顧春芳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李松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丁寧教授、《光明日報》副總編沈衛星、《光明日報》主編劉茜、《中國文化報》副總編徐漣、《文匯報》駐京記者李揚、中國戲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系講師孫燾、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講師李溪等二十多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北京大學各院系的部分同學參與了此次活動。本次沙龍由顧春芳教授主持,活動以李零教授主講及專家學者對話的形式進行。

    瑞獸與中國藝術中的獅虎形象

    ——著名學者李零談中西方文化中的瑞獸形象

    2016年5月7日,北京大學“人文學導論”課題組在北京大學燕南園56號院舉辦了題為“圖說瑞獸與中國藝術中的獅虎形象”的沙龍活動。沙龍開始,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美學家葉朗先生向與會的來賓介紹了北京大學的人文傳統和人文環境。他說北京大學的歷史上有過許多學術大師,正是這些大師的存在構成了北京大學的人文傳統和人文環境。這種人文環境借用馮友蘭先生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欲罷不能。馮友蘭先生說,人類的文明好似一籠真火,幾千年不滅的在燃燒,它為什么不滅呢?就是因為古往今來對人類文明有貢獻的人,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等等,他們都是嘔出心肝,用自己的腦汁作為燃料添加進去,才使這個火不滅。為什么要嘔出心肝呢?馮先生回答說,他是欲罷不能。這就像一條蠶,它既生而為蠶,它就只有吐絲,春蠶到死絲方盡,它也是欲罷不能。“欲罷不能”就是對中華文化、人類文明的一種獻身的精神,這就是我們北京大學一種人文傳統,一種人文精神,這也就是燕南園的人文氛圍。葉朗先生還向與會者介紹了歷次舉辦過的沙龍,他認為舉辦這些活動的根本意義在于一方面延續北京大學濃厚的人文傳統和學術氛圍,另一方面引導當代大學生,同時也引導整個社會有一種更高的精神追求。他說,一個社會如果沒有一種高遠的精神追求,這個社會是不會有太大前途的。

    想象與真實——中西方瑞獸形象的異同

    此次沙龍以“圖說瑞獸與中國藝術中的獅虎形象”為主題,著名學者李零通過大量考古文獻圖片的展示,生動形象地講述了中西方瑞獸形象的異同以及中國藝術中獅虎形象的歷史形成。在解釋瑞獸的定義時,李零指出瑞獸首先是動物,但是我們在藝術中看到的瑞獸既有寫實的,也有想象的。西方以fantastic animals這個詞來指代瑞獸,其含義就是“想象的動物”、“虛構的動物”,比如像西方文化中的斯芬克斯、拉瑪蘇、獅怪、格里芬以及獨角獸等。李零強調“想象的動物”的特點是拼湊,有的把人和獸拼在一起,有的把禽和獸拼在一起,有的則把人、禽、獸三者拼湊在一起。這樣的動物一般都有翅膀,有時頭上還長角,中國學術界在使用這個詞時多是指“有翼神獸”。

    李零指出中西方瑞獸有一些相像之處,比如都可以祈福迎祥,也可以除兇辟邪。李零用考古文獻圖片向大家展示了斯芬克斯、拉瑪蘇、格里芬等西方瑞獸形象和龍、鳳、麟等幾種主要的中國瑞獸形象。通過比較,李零發現中西方瑞獸的形象存在某些相似之處,這說明中西方之間對瑞獸的想象存在許多共同點,雖然這些瑞獸代表的宗教含義不太一樣。

    中國藝術中的獅虎形象——文化傳播的典型

    在談到寫實的瑞獸形象時,李零首先以獅子為例進行講解。他指出獅子是一種真實的動物,并且是典型的非洲動物,后來向其他地方傳播開來:向北傳到了兩河流域和小亞細亞地區;向東傳到了現今伊朗、阿富汗、印度地區。李零認為中國的獅子是從伊朗經過阿富汗、中亞和新疆傳入的。中國的瑞獸雖以龍為首,但宋以來就有所謂“龍生九子”的說法,“九子”中就有“狻猊”,而“狻猊”是早期中國對獅子的稱呼。在中國的神道石刻中獅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國的宮殿、廟宇、墓園多用獅子看大門。李零特別強調中國瑞獸中的天祿、辟邪是以獅子為原形的,而不是龍,他說:“這也說明了獅子是如何從一個真實存在的動物變成了‘想象的動物’。”李零指出天祿、辟邪原來不是指動物,“天祿”原意指“降幅于人”,“辟邪”原意為“除兇去邪”,獅子傳入中國以后中國人便以天祿辟邪來形容它,因為中國人認為獅子比老虎厲害,有祈福擋災的能力,能帶來祥瑞。李零認為獅子形象在中國的傳播途徑有兩個:一是借助神道石刻傳播,二是借助佛教造像傳播。獅子形象在中國的傳播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唐以來天祿、辟邪式的獅子從神道石刻消失,慢慢變成了蹲獅。李零說:“這說明唐以來中國的獅子形象和國際接軌,形成了‘獅子狗化’的趨勢,獅子變得越來越像狗,并且獅子的形象多流行卷發。”

    在談到老虎的形象時,李零指出老虎是典型的亞洲動物,老虎在亞洲的分布以中國為中心,九個老虎亞種基本都是以中國為中心向外擴散的。他展示了大量老虎花紋形象的文獻圖片,并指出中西方老虎花紋大都是S型花紋,這種花紋“歷史悠久,并且是跨越國際的藝術表現形式”。

    談完中國藝術中的獅虎形象后,李零對這一文化傳播的典型案例進行了總結,他說:“獅子起源于非洲,老虎起源于亞洲,兩種動物在伊朗高原相向而行,彼此交錯,借助藝術形象跨越國際,成為世界性的文化符號。獅子是一種真實的動物,通過藝術形象的傳播不僅成為外國的瑞獸也成為中國的瑞獸。獅子對中國而言是外來動物,但其形象一經傳入中國就扎根下來,日益中國化,逐漸成為中國人喜聞樂見的東西,甚至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老虎雖然是典型亞洲動物,并且以中國為中心,但其藝術形象、S型虎紋同樣被國際化,成為世界性的文化現象。”

    審美與人生境界的“神圣性”——純學術沙龍的意義

    李零主講完畢,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著講座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沙龍主持人顧春芳首先發言,她指出李零的講座非常長見識,李零從神獸的起源考察了神獸背后的文化內涵,把“神獸”作為考察對象開啟了研究中西方文化間古老聯系的新通道。顧春芳還從中西文化比較的視角對中西方瑞獸善惡形象的區別談論了感想。林梅村表示李零的研究方法使他深受啟發;丁寧談到李零的講座令他大開眼界,他意識到從文化史考察的路徑來研究中西方瑞獸形象背后的文化意涵的轉變十分重要;蘇榮譽指出瑞獸問題的研究不僅涉及藝術史的知識,也需要擴展到人類學的領域,這樣才能對瑞獸形象的形成提供更好的解答;唐曉峰談了文化地理環境對瑞獸文化含義形成的影響;丁方從獅子形象與佛教的關系談論了獅子形象莊嚴感的來源。

    此外,專家學者們還對北京大學“人文學導論”課題組舉辦主題沙龍的意義展開了熱烈討論。徐漣認為舉辦沙龍并請李零教授就中國藝術中的獅虎形象問題開講,其意義在于參與沙龍的各位專家學者圍繞李零教授的講座提出了更多新的問題,并且通過從藝術學、人類學、宗教學等多方面展開更多的討論,使大家沉浸在“純學術沙龍”的精神享受中。主題沙龍的每一次靈魂對話,燕南園56號院的每一處精心布置,都展現了北京大學的人文傳統和人文氛圍。大家在“純學術沙龍”的氛圍中得到了精神的享受,提升了精神的追求。沈衛星敏銳地洞察到沙龍所帶來的精神享受和人格提升正是舉辦主題沙龍所要達到的目的,是葉朗教授在在強調的審美和人生境界的“神圣性”。與會專家學者們對沙龍的組織者葉朗先生、顧春芳教授以及為沙龍付出努力的同學們表示感謝。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李葉)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福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天天爽夜夜爽8888视频精品| 91freevideos精品|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99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牛牛| 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香蕉|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软件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v |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