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社會發生重大轉變的一個縮影

    章  清2016年01月25日16:44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社會發生重大轉變的一個縮影

      《清季民國時期的“思想界”》,章清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章 清

      近代“新型傳播媒介”對歷史的塑造,近些年已得到中外史家的高度重視。所謂“新型媒介”,不僅指印刷書刊,還包括影響信息傳播的新事物及新技術。這些媒介的出現,既改變了近代歷史的圖景,還將近代世界的信息更為完整地保存下來。

      新型傳播媒介所塑造的“近代歷史”

      晚清產生了重要影響的《泰西新史攬要》一書,曾以這樣的方式描繪英國“報館初行”時的情形:“輪船、輪車、電報,皆能通不通者而使之通,然恐未能家喻而戶曉也,則報館尚焉”。這里旨在表彰“新聞紙”的意義,同時也肯定了交通工具的作用,指明新聞紙“皆由輪船輪車,包封寄遞”。交通條件發生改變,使報章傳遞新聞的效力逐步得以提升。此亦說明,印刷技術之外,不可忽視信息傳播效率的改變。

      信息傳播技術的改變,此一時期最值得重視的當是“電報”。為使信息更為快捷傳遞,1872年發刊的《申報》做出不少努力。1882年10月25日登載的《壬午科順天鄉試題名錄》這則信息,“附識”就有這樣的說明:“北闈于十三日黎明發榜,天津離京城約三百里,而題名錄竟于早八點鐘到津,隨將江浙皖三省之中試者由電局傳至上海,其神速實得未曾有!表樚爨l試的結果發榜僅一日就在上?觯沁^去難以想象的。而郵政事業也同樣為報章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1902年赫德在一份報告中即說明“推廣郵政”所取得的成效:“綜計已開之總分局幾及三百余處,或于省會要區,或于府、廳、州、縣,均系櫛比而設,節節通靈,數年以來,成效昭著!

      因為技術的進步,作為信息主要載體的報章展現出不同的意義。作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時人物”,在林則徐、魏源那里,尚未有辦報之舉,但已建立起單向度獲取信息的渠道。在中文世界初創的一些報章,基于“中外通”的訴求,大量汲取外國報章之信息。1896年創刊的《時務報》,就安排了這樣一些內容:“諭旨恭錄”、“奏折錄要”、“京外近事”、“域外報譯”、“西電照譯”等。實際上,采輯其他報章的文字,包括西文、東文報刊及國內報刊,乃晚清報章普遍的形式。1904年發行的《東方雜志》,有著“雜志的雜志”之譽,除廣輯新聞外,還選錄各種官民報刊之“名論要件”,期望能實現“內地人士無力遍閱各報者,得此亦足周知中外近事”。凡此,皆說明新事物的出現與技術的進步如何影響到信息的保存;相應的,近代歷史的“存留物”也因此具有不同于其他時段的特質。

      作為“場域”的“思想界”:新型媒介與讀書人

      報章作用于社會的方式逐步深化,其直接的后果即是催生了“思想界”!渡陥蟆钒l刊50年之際曾出版《最近之五十年》一書,其中即言及:“小小一新聞紙,五十年間,思想界、物質界之進化,于是乎見焉;人心風俗之厚薄,與夫社會生活程度之高下,于是乎征焉!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晚清所形成的“思想界”也有別于以往。作為漢語新詞,“思想界”及其他“界別”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出現,不僅與中國社會的轉型密切相關,也構成“亞文化圈世界”逐步形成的重要標識。這其中,漸漸轉變定位的報章,即建立起與國家—社會的關聯,成為“合群”的主要載體。在這樣一個舞臺,不僅讀書人參與其中,呈現“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情形,而且,“公眾”也加入進來。相應的,“思想界”也構成復雜的“場域”:從寫作到出版,從印刷到流通,從銷售到閱讀,即涉及由作者、出版者、讀者所構成的“網絡”。

      故此,將近代以來的“思想界”作為問題的切入點,不僅可以關注出版媒介尤其是報章在此期間的發展,以及走出科舉時代的讀書人依托于此所確立的新的角色,亦可借此審視近代中國社會的變遷。重要的是,“思想界”構成審視近代中國歷史的一面鏡子,讀書人的生活形態發生改變,只是問題的一方面;而新型傳播媒介以古代世界難以想象的方式改變著“歷史”,更值得重視。對此進行分析,有益于從新的視野認識近代中國的歷史。

      信息傳播機制所塑造的歷史人物

      新事物的出現與技術的進步改變著歷史的基調,僅以近代以來信息傳播機制的成長,便不難了解其對歷史進程的影響既深且巨。“京報”、“邸報”及“宮門抄”、“轅門抄”這樣一些溝通政情的形式,構成帝制時代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晚清讀書人尤其是致力于“事功”的讀書人,往往都通過“邸報”類媒介了解外部世界的信息。報章媒介出現后,接受信息的渠道與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晚清人士對外部世界的了解,漸次由閱讀“邸報”之類,轉向閱讀近代意義上的報章。

      在晚清盛負文名的王闿運展現出一位舊式讀書人的“閱讀世界”,通過其留下的《湘綺樓日記》,大致能還原其接受外部世界的信息所發生的轉變。日記中頻頻提及的“洋報”,大約即是《申報》之類由外人所辦報章。這也不難理解,即便是“洋報”,照樣“恭錄上諭”,并反映中國政治社會各方面的信息?梢哉f,新型傳播媒介對王闿運的影響還是頗為明顯的,而就信息傳播的效力來看,也是迥然有別的。尤有甚者,僻居縣城的王闿運,還提供了電報如何介入到個體生活的例證。年過八旬的王闿運1914年被邀入京,出任國史館館長兼參政。不能將此完全歸于“電報”的作用,但可以推斷的是,如果仍依靠書信的往來,則袁世凱是否那么容易找到王闿運,還很難說,畢竟王闿運在此任上也僅幾個月的時間。

      類似的例證所在多有。生于晚清官宦世家的孫寶瑄,長期生活于中心城市,所能接觸的新鮮事物自非一般士人可相提并論。孫以往主要通過“邸抄”等帝制時代的信息媒介了解中樞消息,當新型媒介在中國廣泛出現后,他也接觸了大量的報章雜志。此外,對于“電報”,他在日記中也有不少贊譽之詞:“今之電報,亦能杪忽間達志意于數千萬里!钡1906年的日記中則提及“電話”的利用,“宣布立憲”的消息即是友人通過“電機傳語”。過去是通過“邸抄”,再一步是通過報章,現在則是通過電話。由此不難看出,晚清士人對外部世界的把握,的確經歷了頗有意思的變遷。

      報章構成包含近代信息最為豐富的“載體”,也成為近代社會變遷最“真實”的寫照。對于新型傳播媒介的作用,呂思勉在檢討“三十年來之出版界”(1894-1923年)的一篇文字中即言及,“三十年來撼動社會之力,必推雜志為最巨!睂嶋H上,不只是新型傳播媒介,這不過是推動近代歷史發生重大轉變的一個縮影,其他同樣重要的新事物及新技術所在多有,同樣值得納入對近代歷史的分析中。

     。ㄗ髡邽閺偷┐髮W歷史系主任、教授)

    (責編:李葉)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99国产精品无码| 久99久精品免费视频热77|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免费|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99精品热女视频专线|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呢| 久久久999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