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金沙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研究報告”中期檢查情況

    2015年07月27日15:19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1、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

    本課題自2012年10月立項以來,按照課題設置內容的要求,完成了預期的研究目標。主要開展的工作有:

    (1)2013年3月,本課題組成員及本課題承擔單位的考古、文保工作人員就開題進行了討論,明確了各子課題研究的目標任務。對課題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解決方案:如何把握祭祀區多次發掘的地層統一以解決重要遺存的共時性與歷時性關系的問題;祭祀區的范圍與整個金沙聚落的關系問題;祭祀區的年代分期及其與遺址的文化分期的關系問題;遺址的分區與出土遺物分類定名的問題;多學科的分析與考古學研究整合的問題。這些意見給課題組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意義十分重大。

    (2)2013年下半年,各子課題分別召開了小型討論會,就各子課題的工作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和總結。

    (3)2014年6月6日,召開了本課題的中期匯報會,邀請了四川大學的四位專家就課題開展一年半以來所做工作的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匯報與討論。會上就報告體例、地層統一、器物定名、類型學研究、分期與年代、資料收集、文物保護、科技考古分析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2、子課題一(金沙遺址祭祀區遺跡和遺物的整理研究)進展情況

    (1)已完成修復陶器383件。

    (2)對祭祀區出土的約37萬件陶片進行了分析統計。

    (3)對陶器進行了類型學分析和相關文字的撰寫。

    (4)對采集遺物進行類型分析與記錄。

    (5)對出土的金、銅、玉等遺物進行了類型分析與相關文字的撰寫。

    (6)對4184件器物進行了繪圖。

    (7)對1253件器物進行了照相。

    (8)已撰寫有《金沙遺址九柱建筑基址方向初探》,《金沙遺址先民對歷法的認識》。

    (9)正在編寫《金沙遺址祭祀區發掘簡報》。

    3、子課題二(金沙遺址年代、分期與性質的研究)進展情況

    依據陶器已對金沙遺址的年代、分期與性質有了初步的分析與認識:

    (1)把祭祀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分為二期。

    (2)把祭祀區的商周時期遺存分為五期。

    (3)對祭祀區補充的2個碳標本進行了年代測定。

    (4)把祭祀區商周遺存的年代初步定在商代中期至春秋中秋。

    (5)對祭祀區的性質及其變遷有了初步的認識。

    4、子課題三(十二橋文化的綜合考察)進展情況

    已全面收集了四川盆地商周時期考古資料,共630余篇部,對十二橋文化的分期及其與三星堆文化的關系已有了研究。

    5、子課題四(文物保護和金屬器的分析研究)

    (1)已對象牙的埋藏環境、象牙本體、材料篩選進行分析研究。

    (2)已對祭祀區出土的金屬文物的基體成分、銹蝕物成分、器物金相組織進行了分析,為進一步研究金屬文物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藝和表面銹層的腐蝕機理,為下一步的文物保護方法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3)已完成《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棺木的研究與保護》。

    6、子課題五(古環境和玉石器材質的分析研究)。

    金沙遺址發現后,我們已對金沙遺址的地貌及構造、遺址的沉積學特征、遺址的古環境特征、古生物和古生態、玉器的材料來源等方面進行過研究。現已對這些資料進行了系統的收集和整理,將與考古學研究進行整合分析。

    與香港中文大學鄧聰教授合作開展的金沙玉器的微痕研究工作已完成標本選擇和微痕試觀察,力圖通過微痕考察研究玉器制作工藝。

    與南京大學朱誠教授合作的環境考古研究采樣標本已完成。

    已對可能性的金沙玉器原料產地——彭州市九峰山進行初步考察,可以確定金沙玉器部分原料產地應來源于此。

    二、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1、2012年9月,子課題一、二的人員參加了在山西襄汾市舉行的“考古與天文暨紀念陶寺觀象臺發現10周年學術研討會”,并在會上發表了“金沙遺址九柱建筑基址的天文方向”的學術報告。

    2、2012年9月,子課題一、二的人員對山西陶寺遺址、侯馬遺址、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等進行了實地考察,對中原商周時期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3、2013年12月,子課題三的人員參加了在重慶市舉行的“2013年渝、鄂、湘、黔、川、陜六省市巴文化研討會”,對巴文化研究的相關問題有了更深的了解,對金沙遺址的文化特征與性質研究有一定的幫助。

    4、2014年5月,子課題四的人員參加了在安徽亳州舉辦的“第十三屆考古與文物保護化學學術研討會”。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本項目的階段性代表性成果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專題研究論文,如《金沙遺址九柱建筑基址方向初探》、《金沙遺址先民對歷法的認識》、《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棺木的研究與保護》等。

    第二類是公眾考古講座,將考古發現及研究成果向社會各界大眾進行普及宣傳。如2013年3月在成都嘉祥中學進行的“3000年前—金沙是個什么地方”的講座;2013年9月在本單位進行的“金沙遺址九柱建筑基址方向的天文學闡釋”的講座;2014年4月在川大考古系進行的“大遺址保護與考古工作”的講座等。

    第三類是媒體宣傳,以多種媒體形式向社會各界大眾進行普及宣傳金沙遺址的考古發現及研究成果。2013年~2014年5月,對金沙遺址進行的各種宣傳報道1803次,拍攝各種宣傳片、專題片24個。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1、祭祀區的推定年代與碳測年代不吻合。

    根據以往的陶器分期研究,祭祀區商周遺存的年代大體在殷墟三期至春秋中秋,但碳測年代上限偏早約400年,下限較為接近。對于這一現象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2、祭祀區第一期的文化屬性問題。

    根據以往成都平原文化分期研究,祭祀區第一期屬十二橋文化一期。但祭祀區一期的主要器類與三星堆文化基本相同,且沒有代表十二橋文化的典型器類的一組陶器,因此對一期的文化性質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3、金沙遺址的性質問題

    祭祀區的性質基本獲得學術界的認可,但金沙遺址的性質還未能取得一致的認識,目前有兩種看法,一是宗教中心,二是政治中心。

    4、陶器的定名問題

    祭祀區的很多陶器,器身相同,但底部不同,有平底的,也有圈足的,如何就金沙遺址的陶器進行統一定名的問題,還需要進行探討。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進展情況。

    二、研究成果情況

    1、《金沙遺址九柱建筑基址方向初探》

    從考古學的角度看:九柱建筑基址是金沙遺址祭祀區唯一的建筑,其形制與金沙遺址已發現的160多座建筑基址不同,其修建也相當考究,是一座極其特殊的重要建筑。

    從天文學角度看:九柱建筑基址東南朝向為東偏南27.17°,與冬至日出方位角東偏南27.46°一致;九柱建筑基址朝向羊子山土臺的方向是東偏北19.31°,與立夏、立秋的日出方位角東偏北19.98°和東偏北20.05°基本一致;

    主要觀點:九柱建筑基址的方向揭示了金沙先民對太陽周年視運行規律的認知達到了較高水平,包括四時和四立。

    學術價值:是金沙先民創建歷法的明確例證,是中國上古時期先民掌握太陽周年視運行規律的明確例證。

    2、《金沙遺址先民對歷法的認識》

    主要內容:(1)九柱建筑基址揭示了金沙先民已掌握了太陽周年視運動規律,包括四時和四立;(2)對祭祀區出土的四鳥繞日金飾、三鳥繞日青銅有領璧形器、頭戴太陽冠的青銅立人像等三件文物中有關日月數量的分析研究。

    主要觀點:這些文物表達了太陽日的概念——太陽的“周日視運動”;表達了“朔望月”的概念——每年包括十二個“朔望月”;表達了“回歸年”的概念——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表達了一年中關鍵時間點(二分二至點);表達了協調年、月關系的置閏法則。有了分至點,不但可以確定“歲首”和一個“回歸年”的長度,也是解決置閏問題的重要依據。金沙先民有了一個要素齊備、概念完整的陰陽合歷。

    學術價值:這是繼中原地區之外,首次與天文工作者合作,對考古資料進行天文學的分析,研究中原周邊地區古人對歷法的認知情況,這對于探索研究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棺木的研究與保護》

    基本內容:梳理了巴蜀船棺葬相關文獻,結合金沙遺址墓葬區發掘獲得的新資料,對船棺葬的族屬進行了初步探討。通過對木材含水率、干縮性、密度等物理性質的測試分析,選用新型復合乙二醛法對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棺木進行了加固、定形和脫水保護,目前已經完成四件棺木的脫水保護,取得了良好的保護效果。

    主要觀點:認為巴蜀地區的船棺葬或許是屬于巴文化的開明氏部落入蜀后形成的葬俗,可能與開明王朝取代杜宇王朝有聯系。新型復合乙二醛法的飽水木質文物保護技術對于木質文物的保護是相當有效的。

    學術價值:新型復合乙二醛法的飽水木質文物保護技術的探索研究,為金沙遺址發現的木雕彩繪神人頭像和漢代廊橋的保護提供了重要途徑。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成果名稱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字數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1

    金沙遺址九柱建筑基址方向初探

    張擎

    張濟同

    朱章義

    楊震宇

    王毅

    汪克敏

    論文

    投《文物》

    9000

     

    2

    金沙遺址先民對歷法的認識

    張濟同

    張擎

    朱章義

    楊震宇

    論文

    投《中華文化論壇》

    10000

     

    3

    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棺木的研究與保護

    肖璘

    論文

    《博物館學刊》第四輯

    8000

     

    4

    小學生參觀自然博物館的安全安全感需求及對策

    楊春燕

    論文

    投《社科縱橫》

    6200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精品videossex另类|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一区国产传媒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影院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丽春院影视|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 交换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igao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36|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北岛玲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