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華吟誦的搶救、整理與研究”2010年第二期工作簡報

    2013年04月23日17:14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根據全國社科規劃辦立項通知的要求,經過項目的開題論證,采納專家的建議,我們將研究的重心主要放在搶救與整理方面,主要工作是完成“中華吟誦的調研與采錄”和“中華吟誦資料庫建設”兩個子課題,同時根據本項目的具體情況,保留中華吟誦教育研究的子課題。本課題的主要任務,是對現存的中華吟誦傳人進行大規模的系統采錄,以抽樣普查的性質對全國的吟誦狀況進行調研,并對采錄得到的錄像、錄音、采訪記錄等進行切分、整理、分類,同時對古今吟誦文獻也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整理,最終建立一個比較全面、比較細致、比較深入的中華吟誦的影音、文獻、圖片等的資料庫,為今后全國乃至海外的中華吟誦研究、傳承和發展工作奠定堅實的材料基礎。此外,將組織一些教師和學校進行吟誦教育的實踐和研究。

    本課題的首席專家是首都師范大學趙敏俐教授。三個子課題的負責人分別是趙敏俐教授、韓經太教授和徐健順副教授。采錄小組的核心成員有北京語言大學的博士生朱立俠,中華吟誦學會的海珍、龔昊、劉奶景、宋振錕等。

    本課題對全國吟誦傳人進行的系統采錄,內容主要包括采訪和采錄兩大部分。采訪的內容包括:學習吟誦的經歷,做過的吟誦工作,對吟誦的看法,自己的吟誦特點、規律等;采錄的內容包括吟誦傳人所會的各種文體的吟誦,每種文體至少兩首(篇)。采錄形式有錄音、錄像和照片等。錄音均使用COOLEDIT軟件,背極電容話筒,于密閉安靜環境采錄,控制音強在6分貝以下,達到進行語音分析的要求;全程錄像,錄像畫面質量要求達到電視播出水平;高清晰拍照;采訪內容將整理成文字稿;錄音、錄像均切分成每篇單獨的文件。同時搜集相關文獻和文物。

    調研工作除了做采錄之外,還將對每個地區的吟誦傳承情況進行梳理,撰寫調研報告。最終制成全國中華傳統吟誦傳人信息表和全國中華傳統吟誦調研報告。全國中華傳統吟誦傳人信息表的內容包括吟誦傳人的小傳、身份信息、吟誦歷程、吟誦工作、吟誦規律、近照等。全國中華傳統吟誦調研報告的內容是對一個地區的吟誦的歷史、現狀、傳人、特點等進行概述和分析。

    本課題的完成需要6年時間。2011年—2014年,工作以采錄為主。2011年7月,我們在首都師范大學組織了一個吟誦調研采錄人員培訓班,對調研采錄人員進行吟誦和語言學、文學、音樂學調研的多方面培訓,保證調研采錄人員的專業性。我們目前成立了3個采錄小組,每個小組3—4人,分別負責錄音、錄像、采訪等工作。調研采錄工作一般是在一段時間內集中進行,采錄小組奔赴一個地區,集中采錄當地多人后返回。兩次采錄中間的時間用來聯系吟誦傳人,為采錄做準備,同時做上一次采錄的初步切分、標記和編輯工作。

    2011年春天我們正式開始采錄,并優先采錄年紀較大、吟誦規范和學養深厚的吟誦傳人。從2011年1月到11月初,我們一共采錄了121位吟誦傳人,獲得2000余首(篇)作品的吟誦。其中包括周有光、張杰三、龐存周、姚奠中、周定一、朱季海、周退密、南懷瑾、沈蘅仲、俞伯蓀、霍松林、徐續、張文渤、葉嘉瑩、熊鑒、屠岸、陳以鴻、蘇民、史鵬、戴逸、王運熙、唐作藩、朱帆、程毅中、周篤文、錢明鏘、林冠夫、林東海等著名學者和詩人。現將所采吟誦傳人的分布情況簡述于此(詳情請參閱附件):從籍貫來看,一共采錄了14個省市,其具體人數為:云南28人,湖南19人,江蘇19人,福建17人,內蒙古10人,山東3人,廣東10人,浙江6人,山西3人,香港1人,北京2人,重慶1人,四川1人,甘肅1人。其中男性119人,女性10人。所采錄吟誦傳人的年齡構成大概為:100歲以上近10位,90歲以上20余位,80歲以上近40位,70歲以上30余位。

    目前,我們的采錄也遇到了幾個困難。

    第一,吟誦傳人難尋。尋找吟誦傳人是采錄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但傳統吟誦是一種讀書和修身的方式,并不用于表演,所以誰會吟誦,在當地并非家喻戶曉,甚至吟誦傳人的鄰居都不知道。我們曾采錄過幾個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知道父親會吟誦的傳人。由于很多吟誦傳人都會作詩,所以我們跟中華詩詞學會合作,找到了一部分吟誦傳人,然而,數量也還十分有限,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渠道進行宣傳,使知情人士多提供線索,呼吁大家共同搶救吟誦這一即將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二,吟誦質量不齊。對吟誦傳人的吟誦進行判斷是下一個難題。由于已經是最后一批吟誦傳人,他們學習吟誦是因為在別人都上新學堂的時候他們去讀了私塾的緣故,他們中的很多人在私塾學習的時間不長,沒有學到完整系統的吟誦。加上后來朗誦、歌唱的影響,又加上年事已高,嗓音不好,記憶力衰退等原因,很多吟誦的質量是難以保證的。所以面對吟誦傳人,首先要判斷其吟誦的正統性如何,這對于如何進行采錄,采錄后怎樣選擇編輯進資料庫,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采錄完之前,往往無法判斷。甚至采錄后也很難判斷。判斷一個吟誦傳人的吟誦質量,除了依靠吟誦的普遍規律進行判斷外,還需要對比同一地區其他吟誦傳人的吟誦,而后一點往往是造成判斷困難的原因所在,因為很多時候同一地區吟誦傳人太少,可對比的材料不足。為此,我們決定在采錄地區的選擇上,盡量傾向于吟誦傳人多的地區,盡量多采錄,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經費。

    第三,經費不足。本課題的調研對象是中華吟誦傳人,范圍包括中國大陸所有的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港、澳、臺地區。計劃采錄1000人以上,得到1萬首以上的吟誦影音。目前,我們才采錄了14個省市,且只有5個省超過了10人,還有將近20個省市尚未采錄。這與我們的預期目標——對中華吟誦進行全國性的系統調研和采錄工作,相去甚遠,所以,我們希望能追加經費,以保證采錄的完全。目前,我們剛剛進行了一年的吟誦采錄工作,實際支出已經超出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下撥的經費。另外,在設備硬件方面,還遠遠不夠。目前我們的設備只有一套,只能由一個小組使用,而吟誦的搶救迫不及待,最好是幾個小組同時工作,所以,我們還需要經費再添置一些專業設備,尤其是擴建吟誦專用的錄音棚,這樣不但可以大大減少采錄費用,而且吟誦的采錄要求和一般錄音棚不一樣,還可以得到專業的錄音效果。采錄樣本將滿足科研和傳承、推廣工作的專業需要,具有更高的文獻保存價值。本課題的采錄工作是專業設備、專業技術的,獲得的樣本是高質量和系統性的。因此,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經費支持。

    “中華吟誦教育研究”子課題已經開過一次小規模的研討會,現在有很多學校和教育機構愿意參加,包括中學語文教育研究會。我們將在明年初正式組織進行這個子課題的研究。

    (項目組供稿)

    (責編:秦華)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国产精品1区2区|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呦小j女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在|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精品人妻潮喷久久久又裸又黄| jazzjazz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国产精品99亚发布| 国产精品秘入口福利姬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观看|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