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

    “小康社會出版業指標體系研究”最終成果簡介

    郝振省  2011年05月09日14:10  

      出版研究所郝振省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小康社會出版業指標體系研究"(項目號04&ZD029),最終成果為研究報告,包括一個主報告和八個子報告,子報告分別是:書報刊發展現狀與趨勢研究、出版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關性研究、網絡出版業發展狀況及預測、電子出版物發展現狀及其預測、音像出版物發展現狀及其預測、印刷業發展狀況研究及其預測、出版業發行業發展狀況研究及其預測、出版業版權貿易及進出口發展狀況研究及其預測等。

      一、我國小康社會出版業發展指標體系研究目的和意義

      出版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有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從本質上講,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于出版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出版業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強大的能動作用。21世紀,知識和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出版業作為重要的文化創意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也在不斷增強。

      該課題通過對我國出版業發展的研究,深入探討出版業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系,以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出版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探討出版業發展的歷史和現實,以及出版業與國民經濟、文化、科技、教育、人口等的關系;科學設定出版業指標體系,并預測各項指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各重大階段的指標值;在科學總結出版業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審慎地提出出版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任務、目標和戰略措施。

      二、出版業發展現狀及其特征研究

      研究重點是對21世紀以來出版業發展狀況進行總結分析,探求出版業發展的新特點和新傾向。課題組認為,我國出版業目前正處于產業整合期,即出版生產力正在發生本質性變化的時期。這個時期,一方面表現為傳統出版生產力比較遲緩的發展,甚至局部的衰退;另一方面表現為新興出版生產力的急劇增長以及產業形態的不斷創新。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出版業發展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傳統出版的不斷增長,二是非紙介質出版的迅猛增長。數字與網絡技術已經成為出版業的重要技術基礎,不僅推動了傳統出版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更新,而且催生了新的產業形態,擴大了出版業的領地,豐富了出版業的內涵。

      21世紀以來,出版業發展的基本特征主要是:

      1.多元出版格局形成。圖書出版在整個出版業中的地位有所下降,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絡出版呈現強勁增長勢頭,多元出版格局形成。

      2.產業集中度提高。出版發行的集團化改革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出版業的集中度,形成了一批實力強大的出版集團,如中國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遼寧出版集團、廣東省出版集團、江蘇鳳凰出版集團等。

      3.市場化程度提高,市場競爭加劇。出版業的市場化進程不斷發展,市場競爭已經成為出版社發展壯大的決定性力量。

      4.二元出版結構基本形成。國有出版力量與民營力量的融合明顯加速,各種形式的出版工作室迅速發展,正在成為我國出版業的最為活躍的力量。

      5.新興市場主體初步形成。隨著出版體制改革的深化,新興市場主體初步形成,出版業的運行基礎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三、科學設計并預測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出版業的主要發展指標

      課題組對126個出版業相關指標進行了全面分析,選擇了五個方面十一個指標作為全面小康社會出版業指標的代表性指標,并對2020年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時期出版業的各項指標進行了預測。

      1.出版業增加值為8000億元左右,占GDP的1.9%~2%。

      2.從業人數占全國總就業人數的1.5%左右。

      3.產品規模為圖書種數30萬種,印數81.98億冊;期刊種數16000種,印數46億冊;報紙種數3130種,印數700億份。出版物總印張數5000億印張左右。其中,圖書印張數1100億印張,期刊印張數310億印張,報紙印張數3200億印張。

      4.國民出版物閱讀率預計為圖書60%,期刊65%左右。

      5.全國人均出版物消費冊份數為圖書人均年5.7冊,期刊人均年3.2冊,報紙每千人日分得報紙133份。

      6.人均書報刊消費金額占消費支出百分比為2%左右。

      7.千人擁有出版物發行機構數為0.2處,全國共擁有各類出版物發行機構28萬處。

      8.互聯網上網率為40.06%,全國網絡用戶數量預測達到5.77億戶。

      9.國家投入到公共出版事業建設中的資金金額占全國GDP比例至少為0.2%,金額800億元。

      10.出版單位網站開通率超過85%。

      11.盜版購買率為20%以下。

      四、我國實現小康社會出版業發展目標面臨的主要問題

      1.出版市場主體。所有制結構單一;出版單位體制機制改革不到位;出版單位文化意識缺失。

      2.出版業外部環境。出版法制建設落后于出版改革與實踐;出版市場規模增長受阻,市場秩序混亂;創新精神不足,出版的文化積累不夠。

      3.政府管理。出版管理的理念滯后;出版管理機構設置不適應形勢的發展;出版管理手段落后。

      4.出版業公共服務。出版業公共服務意識缺乏,公共服務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專職承擔公共服務的機構沒有明確,公共服務時有時無,部分地區有多數地區無,公共服務的作用不明顯,多數人沒有享受到出版業公共服務的陽光。

      5.科技發展與出版業關系。相當多的出版單位意識到科技的力量,但發展的方向不明確,缺乏應對手段;一部分出版單位對科技的力量還缺乏正確認識,沒有做出必要的應對和準備。

      6.國際化方面。中國出版物市場逐漸國際化,外資不斷進入,版權引進不斷擴大,但是中國出版物的對外銷售、版權輸出數量有限,影響有限。

      五、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出版業發展目標的戰略選擇及政策建議

      1. 加速出版體制和機制改革,培育新型市場主體。加快出版業開放的步伐,調整出版業所有制結構;加快出版單位轉制的步伐,培育新型市場主體。

      2.加強出版法制建設,優化出版業的環境,激勵知識的創造。加強出版法制建設,構建一體化的出版法制體系;推進全民閱讀戰略,培育讀者和消費市場;擴大城鎮市場,培育農村市場;實施版權戰略,促進作品創作。

      3.提高政府宏觀管理水平。不斷更新管理理念;不斷完善管理的機構;不斷提高管理的藝術。

      4.加快出版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公益性事業單位的改造;加快農家書屋建設;加強出版公共服務機制建設。

      5.實施數字出版戰略,引領數字化閱讀時代到來。從戰略高度推動數字出版的發展,通過數字出版帶動傳統出版升級,完成戰略轉型,通過數字出版適應數字閱讀。

      6.實行出版國際化戰略,開拓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中國出版更多地"走出去";中國出版更加開放。

      六、成果價值和社會影響

      1.是我國出版界和出版學術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第一次對出版業發展進行的全面研究,對出版業的發展具有指導作用。

      2.對出版業發展指標體系進行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反映出版業發展狀況的指標體系,對出版業統計工作具有參考價值。

      3.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出版業發展指標的預測為制定出版業及相關文化發展規劃、甚至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供參考。

      4.在借鑒社會學、經濟學、統計學等研究方法的基礎上,根據出版業實際進行創新,在具體研究過程中提出了"通約性"方法,為各種出版物的綜合研究提供了可能。

      5.在出版業指標體系的設計與指標預測、出版業與經濟社會的關系、出版業結構及其發展層次、出版業發展戰略與政策建議等方面,提出了系統的觀點和思路,具有學科價值。

    (責編:趙健)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河北|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2020免费m3u8|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国产精品爆乳在线播放第一人称 |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好湿好大硬得深一点动态图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线路| 麻豆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