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應勇擔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重任
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論壇在京舉行
2012年05月04日15:5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4月27—28日,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20周年慶典暨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論壇在京舉行。國內從事馬克思主義教育和研究的專家學者及各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出席了此次論壇,并圍繞當代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研究展開了深入討論。
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是時代要求 與會專家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思想動力。面對當下新的歷史條件和問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只有創新,才能指導人們新的實踐,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沿著健康的軌道前進。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秦宣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同時也面臨貧富收入差距、地區發展差異等挑戰,迫切需要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
對此,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孫蘭英持相同看法。她認為,除了進一步實現經濟增長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外,最重要的是創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即創建一種新的文化和價值觀。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亟待加強 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如何擴大影響力、完善學科框架、拓展研究領域、提升解決實踐的能力成為與會學者熱議的話題。
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周向軍提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經過幾年的努力,在“量”上已有相當規模,但在“質”上還需進一步提升,為此增強自覺、提高自信、實現自強,是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需要著力解決的重要問題。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必須探索和遵循學科發展規律”,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馬抗美從該視角出發,認為準確把握學科發展規律、特點、發展趨勢和時代精神,確定學科發展基本思路、尋找新的學科增長點,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保持活力和生命力的關鍵。
高校要勇于擔當責任 高校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中山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學院院長鐘明華提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有兩條路徑,一條是實踐,即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現代化實踐相結合的路徑;另外一條是宣傳、教育和理論研究,對此高等院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要勇于擔當。
針對目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鐘明華提出,在滿足理論價值性與知識性有機統一的前提下,馬克思主義教育應契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現實問題。
(記者張鳳娜)
(責編:秦華、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