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壇新論

    清華簡《系年》與吳人入郢新探

    李守奎  2011年11月30日15:4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清華簡《系年》是目前可見的最早史書實物,由138支簡構成的歷史長編,全書分為23章,各章自為起訖,其中有4章都言及吳人入郢這場戰爭。

      第一,景平王即世,昭王即位。伍員為吳大宰,是教吳人反楚邦之諸侯,以敗楚師于柏舉,遂入郢,昭王歸隨,與吳人戰于析。吳王子辰將起禍于吳,吳王闔廬乃歸,昭王乃復邦。

      第二,景平王即世,昭王即位。許人亂,許公佗出奔晉,晉人羅城汝陽,居許公佗于容城。晉與吳會為一,以伐楚,門方城。遂盟諸侯于卲陵,伐中山。

      第三,景平王即世,昭王即位。陳、蔡、胡反楚,與吳人伐楚。秦異公命子蒲、子虎率師救楚,與楚會伐唐,縣之。昭王既復邦, 乃克胡圍蔡。

      第四,晉柬公立五年,與吳王闔廬伐楚。

      闔廬入郢,是先秦史中的大事,《春秋》經傳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清華簡《系年》所說與古書多有不同。綜合起來看,《系年》與《左傳》之間的主要不同大致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

      第一,這場戰爭是晉與吳聯合伐楚,雖然吳國是主謀,晉國更是蓄謀已久,是利用許、吳對抗楚,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戰略的延續。晉人在汝水流域筑城,把許自析(今河南西峽)遷至容(一說在今河南魯山縣東南),已經把其勢力范圍深入擴張到汝水流域的楚國地盤,顯然都是對抗楚的戰略布局。簡文記載晉人遷許在卲陵之會的前面。許本是楚的與國,曾被楚遷至析成為楚北方的屏障,許公佗投靠晉以后,晉人將許遷至方城之外的容以對抗楚,在晉人遷許之后,“晉與吳會為一,以伐楚”。這樣既符合晉國多年的經營目的,也可以很好地解釋闔廬破楚的力量來自何方。

      第二,晉、吳聯軍是從方城外攻入。方城位于楚長城上,是楚國與中原之間的交通要道,可以代稱長城。石泉先生曾經對吳師入郢的進軍路線作過精辟的分析,認為吳人自方城攻入,簡文證明完全正確。《左傳》中荀寅所說的“吾自方城以來,楚未可以得志”,舊注以為是襄公十六年的晉敗楚,侵方城,自此,晉未可以得楚志。據簡文所記的情況分析,實際是方城以內的楚地,即使攻破,晉也無法占有,只是徒勞,所以范獻子聽從此勸,改變策略,退出了伐楚,在方城外會盟諸侯,北伐中山。

      第三,卲陵之會在攻破方城之后。晉、吳聯軍破方城之后,與楚作戰的主力是吳國,此時的晉國有機會在方城之外的楚國境內大會諸侯,為北伐中山做準備,這就使我們明白了晉率諸侯入楚境,楚何以不加抵抗,也明白了盟會的真正目的。

      第四,《左傳》說的秦兵救至,“大敗夫概王于沂”,“沂”地自來不明,多異說,皆有不安。據簡文可知是“析”。析本是楚人安置許的地方,許遷至容后,析就成了楚地。晉、吳破方城,吳入楚,析當被吳軍占領。秦從西路出兵救楚,析是其所經過之地,在此處大敗吳軍,然后乘勢南下,繼而滅唐,合情合理。

      第五,方城外與吳結盟伐楚的除了蔡,還有陳、胡。江淮小國,掙扎在晉、楚爭霸之間,哪方力量強大就歸附哪方。上述小國由于地近楚,多數時候為楚的與國。吳國強大后,又從吳叛楚。攻破方城后,楚國力量已經很大程度地被削弱,吳國忙于繼續追擊楚國,晉國有機會在卲陵大會諸侯。這次盟會沒有吳、唐,他們正忙于征戰。蔡、陳、胡國君參加了,可能是三國在協吳攻破方城后,其國君也隨著晉的退出而停步了,但不排除派兵援吳在方城內作戰,其國君則與晉在方城外盟會。

      第六,所謂的“昭王復邦”,并不是過去所理解的昭王回到了原來所居的郢,而是指收復邦土。楚昭王逃亡前所居之郢,據清華簡《楚居》可知是“為郢”,闔廬入郢之后,曾居秦溪之上和媺郢,終其位沒有再回到為郢。

      根據《系年》提供的材料,這場戰爭的經過大概是這樣。

      弭兵以來,晉、楚沒有直接交鋒。但晉扶持、指使吳不斷侵擾楚國,晉與吳在對付楚方面,一直是同盟。隨著晉、吳勢力的不斷壯大,方城內外的許、唐及蔡、胡、陳等紛紛叛楚,或歸晉,或附吳。晉國借機向南擴展勢力,筑城遷許,為侵奪楚地做準備。吳國外有晉國及陳、蔡、唐、胡等國援助,內有伍子胥、伯嚭復仇的士氣和謀猷,大舉進攻楚國的時機已經成熟。吳率蔡、陳、胡等聯軍在方城外與晉、許等會合,一同攻破楚長城。方城一帶是春秋時期楚抵御中原外敵的最重要關口,方城攻破,就打開了入郢的通道。應當就是在這個時候,晉的內部發生了變化。《左傳》記荀寅反對伐楚應該就是聯軍破楚之后,所說的“水潦方降,疾虐方起,中山不服”當是實情,類似的情況在清華簡中也有記載。晉因為這些顧忌,破方城之后不久就退出了伐楚的戰爭,聯軍分裂,吳人乘勝追擊,直搗郢都。晉則經營方城之外,在卲陵、皋鼬舉行會盟,北上對付中山國的鮮虞人。據《系年》記載,在這場戰爭結束,昭王復國后,曾率師侵伊、洛,以報復晉的攻破方城之戰。

      由于晉人沒有參與方城之內的戰爭,沒有入郢,所以《左傳》等史書就忽略了晉國在這場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把晉人寫得沒頭沒腦,為伐楚浩浩蕩蕩而來,舉行十九國隆重會盟卻無所作為,無一所獲。實際上這場戰爭的前前后后,晉都是贏家。戰爭前就把勢力擴展到了汝水上游一帶,攻破方城,由吳國去消耗楚國的主力,自己卻反身吞食方城外的勝利果實,攜帶諸侯,打擊中山,擴展北方勢力范圍。而吳國表面上大勝,實際上所攻占楚地不能長期占有,國力大耗,終至引起國內的動亂。吳、楚兩敗俱傷,晉國解除了南方強國的危險,就可以專心擴展其周邊的土地了。

      清華簡《系年》所依據的史料與《左傳》顯然有很大的不同。就這場入郢之戰而言,《系年》顯然比《左傳》更可信。《系年》將在今年底出版,相信會對先秦史的研究產生重大影響。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首席專家、清華大學教授)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专区|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国产精品videossex国产高清|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91麻豆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国产99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AV久久66| 国产成人愉拍精品|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chinese精品男同志浪小辉|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 国产91大片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亚洲精品456播放| 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四虎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人人妻人人爽|